第166章 来自东方的思想和作品(2 / 2)

瑞恩重复着自己的观点,自从他去过华夏后,明显感觉到了和西方完全不同的人文。

他喜欢那里,喜欢那种更加内敛的情绪表达。

不过詹姆斯明显和他的想法不一样:“我倒是觉得,与其期望其他华夏摄影师,不如想想明年陈会带来什么作品。”

“陈他不是已经有博物馆了吗我觉得非常惊艳,理念十分超前。”瑞恩疑惑道。

埃里克森先生则代替詹姆斯回答道:“瑞恩,你觉得以陈的创作热情,一年会只拍摄一部作品吗”

瑞恩哑口无言,对啊,这才一个月,就搞出来了《透视博物馆》。

就算再悲观,再拍摄一部作品总是可能的吧。

“好吧,是我低估了陈。”瑞恩承认自己冒失了。

“滋啦滋啦。”不远处大厅里的电视装置忽然响了起来,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走,去看看。”几个人来到了电视机前,四周也逐渐环绕起了观展的人。

“埃里克森先生,好久不见!”旁边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白人忽然对主席先生打了个招呼。

埃里克森转头一看,发现是著名的媒体评论家,威廉克莱因。

“嗨,威廉。就知道你不会错过这个展览。”他笑着走近威廉。

“当然,我可是全伦敦最擅长批评的人。”威廉笑了起来,湛蓝的瞳孔和和煦的微笑令他整个人看起来十分有魅力。

“也是最擅长夸奖的人。”埃里克森先生补充了一句。

威廉没有说话,因为电视装置里已经开始播放视频了。

“滋啦……”只见原本雪的画面一闪,一位年轻人突然出现在每个屏幕中。

他穿着黑色的衣服,背后是白色的墙壁,面对着众人用流利的英语说道:“大家好,我是陈平生。”

“欢迎来到《鸦》的展览。”他伸出手做欢迎状。

“我相信大家已经看过了一部分照片,也肯定会觉得有些照片晦涩难懂,但不用急,当你看完所有照片,再回到封面的位置,看看标题,可能就会理解这部作品的用意了。”

“但我想说的其实不是这个,我想说的是,我们的世界到底要如何与它们共处不仅仅是动物,还有那些烟囱里的烟雾,和那些成堆的垃圾。它们到底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意味着什么,我们人类本身对于这些生物和自然意味着什么这都是我所思考的东西。

“…………

“所以我希望每个人都带着思考,来观看这部作品,它绝不只是在讨论乌鸦,但更深层的东西,还需要你们自己挖掘。”

说完这些,陈平生鞠了个躬,就像是舞台致谢一样:“再次感谢大家能来观看《鸦》这部作品,希望你们能度过充满思考的一天。”

“滋啦……”影像关闭,重新回到了照片的闪动。

“有趣的年轻人。”威廉这么说着,转过身来。

“所以你对这部作品有什么意见”埃里克森先生问道。

“意见完全没有,看完后我只觉得太疯狂了。”威廉夸张的说道:“这是我从未见过的表现手法,极端的情绪化带来的却是无尽的思考,简直太令人着迷了。”

“我和你一样着迷。”埃里克森先生认同道,然后问道:“所以你现在要回去撰写报道了吗”

“当然不,主席先生。”威廉指了指墙上的照片:“我还没有过足眼瘾,等我再多看两遍也不迟。”

“那我就不打扰你的兴致了。”埃里克森先生和他告别后又开始了欣赏的过程,只不过这一次他着重的在听着周围的讨论。

“看看这照片,太酷了,我怎么没想过要这么拍。”这是一位年轻的摄影师,正带着他女朋友看展。

“哇哦,原来是这样,震撼人心。”这是一位中年大叔,他穿着拖鞋,非常普通,但却似乎从照片中看出了内涵。

“乌鸦、人类,这根本无法分清,太美了。”这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她沉浸在黑白的艺术中不可自拔。

无论埃里克森先生观察多少次,听的声音都只有赞叹,大家都认为这是一部杰出的作品,是一部极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这也和他期望的一样,他希望用真正的好作品来带动起大家对于摄影的兴趣。

目前看来,《鸦》做到了第一步。

接下来就要看媒体和评论家们的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