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救急不救穷 ,以宁荣二府这种情况来看, 若是再不到外面接触接触地气, 有可能过不了多久,又会被自己那高高在上,飘飘然感觉,再一次误入歧途。
与其这样, 还不若长痛不如短痛来的好,将这些何不食肉糜王公贵族贬下凡尘,好好体验一番人间疾苦。
不然个个都是眼高于顶, 衣食无忧, 吃饱了没事干, 尽做一些蠢事。
虽说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土,丛林法则表现的淋漓尽致 ,难免要心生某种 本能自保之力,就这一点来说 无可厚非。
可就怕那些 ,有没有接触过外面险恶之人, 生出那些乱七八糟心思来, 反而将好端端自保能力 废去。
徒惹来许许多多掠食者觊觎。
在陈子文看来宁荣二府,之所以有此劫难, 不外乎就是被保护的太好,吃饱了撑的,个个不知珍惜眼下生活,生出那越发贪婪心思来。
到了那种不敬神明,无畏无惧地步。
当然 这仅仅是浅显看法, 也有可能是出于本能要维护那奢侈豪华生活 ,不得不做出种种剥夺压榨别人可恶行为来。
事情无论如何, 反正陈子文觉得到郊外的荒山野岭, 开垦荒田, 好好体验一把底层人的生活 绝对是有利无害。
最最最难得的是 ,竟然有陈子文这个大善人在后面做靠山, 绝对不会看着那些人活活饿死 ,说不得也被哪位莺莺燕燕哀求给予一些帮助。
如此一来这样与众不同经历倒是难能可贵。
再者说 ,皇帝和陈子文协商的意思,并没有说要抄家 ,只是在想让那些做人上人太久, 要为所做过罪行好好体验一下,人下人的活法而已,沉淀沉淀日益膨胀心思,尚有死灰复燃,重回富贵日子,对于宁荣二府,许许多多人来说 ,绝对是一个非常值得铭记美妙之旅。
当然也不失为一个杀鸡儆猴存在。
诸事商定妥当陈子文也不再留下来当显眼包,立马提出告辞 ,在皇帝那依依不舍目光下,施施然离开了这座雕粱画栋,金碧辉煌殿宇,到得外面又继续跟随之前领路而来的小太监, 一路又走了许久。
才离开了这个暗中有许许多多神秘高手护卫的皇宫。
等陈子文回到荣国府,将这似好消息又不似好消息,跟贾母她们一说,激得贾母当时就翻了白眼,在一帮人惊叹高呼中意料之中 ,安然昏厥过去。
陈子文也实在没想到, 贾母竟然会来那么一手绝活,这消息虽然说不上很好, 可到底也没赶上抄家灭族,人带上枷锁 ,孤零零,一步一个脚印 流放千里 , 怎么就能够两眼一闭,不顾众人担心,就瘫倒在罗汉榻上呢?
好在陈子文是懂医之人,是看出了一些端倪,没什么大碍, 不外乎是听到这等消息, 宁荣二府在陈子文花费大把大把银钱攻势下 ,侥幸逃过一劫。
可到底是无法适应从人上人,一下子跌落凡尘 ,要成为那泥腿子在田间地头上,弯腰辛辛苦苦,流着涔涔汗水刨土挖坑难堪日子。
或者已经想到了, 那等凄凄惨惨戚戚画面,被那些从前地位一样的王公贵族 ,站在田垄上 ,衣着华贵 ,细皮嫩肉,仆从奴婢如云跟随左右, 笑嘻嘻对着他们 贾府众人泥巴沾褴褛,颓废显面貌,狼狈不堪模样, 居高临下, 指指点点,屈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场景。
一时激动莫名,气息上涌意识摇曳,可不就华丽丽的晕厥过去吗?
好在陈子文在旁边指点 ,得力丫头鸳鸯好一阵掐人中,贾母才悠悠然醒过来。
可人虽然清醒过来 ,到底也难脱窠臼,免不得一番呼天抢地 涕泗横流,啼啼哭哭,期期艾艾。
而过来听消息的人, 如贾赦设 贾政, 贾珍……邢夫人,王夫人,尤夫人,宝玉等等之流。
闻此等噩耗,难免悲从中来 偷偷流起眼泪,一时间完美诠释一粒米养百样人,好一个千人千面,众生百态。
或悲伤, 或流泪 ,或彷徨,或另有打算,不一而足 。
总而言之, 好不热闹 。
这等热闹场景还没有平静下来,外面匆匆来一丫鬟上气不接下气 ,气喘吁吁 ,捂着胸口,断断续续,说话也是吞吞吐吐不利索 ,禀告言说皇帝的圣旨已到。
真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本就热闹非凡混乱场面,一下子更加的不知所措起来,好一个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不知所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