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耕去烧伤科,他想看一看上次那三个病人怎么样了。
这三个烧伤面积100%的病人,扛过了两关,休克关和感染关,现在就等他伤口愈合。
还要做很多次的手术。
秦耕利用上午有半个小时的空隙时间,了解一下这三个病人。
有希望创造奇迹。
昆医的历史上,百分百烧伤面积的病人,还从来没有活过7天的,最长的一个活到了6天半。
而现在的几个病人,已经活了9天了,据说,一般情况还不错。
秦耕想去烧伤科看一看的另一个原因是顺便看看徐子墨。
现在,徐子墨已经正式上任烧伤专科主任。这个只有40张床位的科室,在他的努力下,床位扩张到了60张,另外,他还申请了40张美容床位。
他是准备大干一场。
这位来自于华西医院的专家,他之所以离开华西医院,真正的原因是华西医院烧伤科太厉害了,他头上有三座大山。就是说,他上面有三个资历比他老的教授,使他没有出头的机会。
他研究的敷料产品是国际一流的,关键是秦耕知道这种产品的未来,十年以后,它是最流行的银离子敷料,本身就有抗菌能力。
秦耕一方面期待他把烧伤科建成国家一流的学科,另一方面,昆医准备生产这种敷料。
昆医的产业园是秦耕发挥了很多精力的地方。
大学不仅仅教书,还需要产业,这里是成果转化的摇篮,也是孕育成果的地方,知识转化为金钱。
秦耕觉得大学搞产业园意义重大。
体现在,一是助力科研成果转化。
二是可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三可以强化校企合作。
四是可以带动区域经济。
五是培养复合型人才。
最后第六点是,可以拓展大学收入来源。
徐子墨的银离子敷料就是秦耕看中的产品。
徐子墨出技术,昆医出资金。
秦耕自己的药,有些也是在产业园区生产,他下一步准备把这个产业园区打造成省级大型工业园。
他现在手里就有一个报告,向省里申请特殊政策,要一个“工业园”的牌子和相关的优惠政策,譬如用地和税收优惠等。
向市里要一块地。
秦耕的口味可不是一般的大,他要做一个很大的工业园,他联系了云大,云师范,云工业大学等等,他愿意牵头搞一个高校科研产业工业园区。
这个想法非常超前,也非常有积极意义,一旦成功,各省市都可以复制,高校+产业,那是一种多么有价值的模式啊!
秦耕其实已经早就有所布局了,只是十几年前还不够成熟,所以他悄悄地做,在郊外买了几百亩地,布置了一些工厂公司。
当然,几百亩远不够,他其实是看准了与这块地相连的一个荒山,这个地方建一个工业园区足够大,数平方公里的地方,既没有良田,也没有太多的居民,也算不上森林。
前世,这里是一个不成熟的工业区。
这里离市区并不远,开车也就15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