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刘德然道明原委,陈公台心思忐忑(1 / 2)

第五百零四章 刘德然道明原委,陈公台心思忐忑

“德然,你为何要云长与公台与你同行?你此去南下,与曹操打交道,为何偏偏选中他们?”

刘彦闻言,神色平静,心中却早已盘算妥当。须知此二人对于曹操来说,意义非凡。关羽如今虽无五关六将千里走单骑的事迹,但其已颇有忠义名声。曹操素来爱才,尤其对忠义之士格外看重。若关羽随刘彦同行,曹操必会心生敬意,甚至可能借此机会拉拢关羽。

至于陈宫,当年曹操刺董失败,逃至中牟县,陈宫时任县令,却毅然弃官,随曹操同行。若非曹操误解吕伯奢之意,误杀其全家,公台也不会离开曹操,转投刘备麾下。此事对曹操而言,既是遗憾,也是心结。

刘备听闻刘彦这一番话,微微点头,显然对关羽的忠诚毫不怀疑。他沉吟片刻,道:“云长之忠义,你我兄弟皆知。若要他出征,云长绝无异议。只是公台那边,只怕未必。他与曹操有旧怨,当年之事,至今仍是他的心结。”

“大哥所言不无道理。公台与曹操的旧怨,难以化解。然而正因如此,公台的存在才显得尤为重要。曹操当年因误解而误杀吕伯奢全家,公台因此离开曹操,此事对曹操而言,既是遗憾,也是心结。若公台随我同行,曹操见之,必会心生愧疚,甚至可能因此对我等有所让步。”

刘备闻言,眉头微皱,显然对陈宫的处境有所顾虑。他缓缓道:“公台虽与曹操有旧怨,但他如今已是我军谋士,若让他再与曹操相见,只怕会勾起他心中不快。况且,公台性情刚烈,眼里容不得沙子,若非如此,当年也不会与曹操决裂。公台此去,若与曹操言语冲突,恐生变故。”

“大哥不必多虑。公台性情刚烈不假,但他深明大义,绝不会因私怨而误大事。此行若有公台相助,能省不少功夫。况且,公台看人最准,他对曹操的了解,也远胜于我等。有公台在,曹操的计谋,恐怕难以得逞。”

刘备闻言,沉默不语,目光微垂,似在深思。他心中权衡着刘彦的提议,思绪纷繁复杂。

刘彦所言不无道理,关羽的忠义自不必说,陈宫的才智也确实能为此次南下之行增添不少胜算。然而,陈宫与曹操的旧怨如同一根刺,始终扎在刘备心头。

与此同时,刘备府门之外,关羽一身绿袍,骑马缓缓行至府门口。他神色肃然,目光如炬,正欲下马进府,忽然听见一阵车轮滚动之声。他抬眼望去,只见一辆马车徐徐驶来,停在府门前。

马车帘幕轻掀,一位身着青衫、面容清瘦的中年男子缓步下车,正是陈宫。陈宫眉宇间透着沉稳,虽神色平静,却隐隐带着一丝凝重。他下车后,抬头正与关羽的目光相接。

关羽见陈宫下车,便翻身下马,双手抱拳,微微躬身,行了一礼,道:“公台先生,多日不见了。”

陈宫见状,亦拱手还礼,神色恭敬,道:“关将军,别来无恙。”

关羽直起身来,目光沉稳,问道:“公台先生今日如何有空来大哥府上?可是有要事相商?”

陈宫微微一笑,答道:“正是。在下奉主公之命,前来议事。不知云长将军此行,是否也是为同一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