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刘玄德念出条件,刘德然欣然应允(2 / 2)

刘彦缓缓放下手中的茶盏,瓷器与木案相触,发出清脆的"嗒"的一声。他神色如常,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陶谦信中要求留下为质的不是他本人一般。

"兄长,"刘彦的声音不高,却让厅内剑拔弩张的气氛为之一缓,"陶使君所虑不无道理。"

张飞瞪大了眼睛,铜铃般的眼珠几乎要瞪出眼眶:"德然!你——"

关羽一把按住张飞的肩膀,丹凤眼中精光闪烁:"三弟,听德然说完。"

刘彦起身向刘备拱手,动作行云流水,宽大的袖袍在空气中划出优雅的弧线。他年轻的面庞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沉静,额前几缕散落的发丝投下细碎的阴影。

"徐州连年歉收,百姓困苦。陶使君以民为本,提出分批过境,确是老成谋国之言。"刘彦的声音不急不缓,"至于留质一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陈登腰间那块螭龙玉佩。玉佩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龙纹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就要腾空而起。

"小弟愿往。"

简简单单四个字,却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贾诩手中的念珠突然停住,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郭嘉虽然被张飞架着,醉眼朦胧中却精光一闪;陈登微微挑眉,手指在袖中不自觉地掐算起来。

刘备的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他放在案几上的手指轻轻敲击了两下,指节与竹木相触,发出沉闷的声响。

"德然,"刘备的声音比平时低沉了几分,"你可想清楚了?"

刘彦微微一笑,那笑容中竟带着几分少年人的朝气:"兄长不是常说,为将者当以大局为重么?"他转向陈登,拱手道:"只是不知陶使君要留末将多久?"

陈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回礼道:"刘将军放心,只需大军安全过境,将军自可离去。陶使君已在郯县为将军准备了上好的府邸。"

贾诩忽然轻笑一声,手中的念珠又开始缓缓转动:"好一个'上好的府邸'。不知是宾至如归,还是..."他意味深长地拖长了音调,"笼中困兽?"

刘彦不以为忤,反而向贾诩拱手:"文和先生多虑了。陶使君仁厚长者,岂会如此?况且..."他目光清澈地看向刘备,"兄长与陶使君同为汉室之臣,共扶社稷,何分彼此?"

刘备深深看了刘彦一眼,眼中情绪复杂难明。他忽然起身,大步走到刘彦面前,双手重重按在对方肩上。

"好!好!好!"刘备连说三个"好"字,每个字都掷地有声,"不愧是我刘备的兄弟!"

他转向陈登,脸上已恢复了一贯的温和笑容:"元龙,陶公的条件,备答应了。只是..."刘备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若德然在郯县少了一根汗毛..."

陈登连忙拱手:"玄德公放心,刘将军在徐州,必当以国士之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