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九章 研究院,邮政司的交接(2 / 2)

“哦,你给的工钱竟然如此之高!这可比京城的工钱还要高出不少呢!”听到这个数字,不禁让崇祯帝惊讶地感叹道。

“要想创造出可观的效益,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投入才行啊。而人工成本,自然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嘛。”对于这个问题,张好古显得很是淡定,似乎早有预料。

“嗯,既然如此,那好吧。这样的事情,还是等明天上朝的时候再仔细研究一下吧。”经过一番思考,最终还是决定将这个问题留到朝堂之上再做定夺。

“关于工钱的发放方式,我觉得可以这样安排。周口店那边,工钱就不要经过任何人的手了,直接发放到每个工人的手中,这样可以避免有人趁机中饱私囊。”接着,张好古又提出了一个关于工钱发放的具体方案。

“好的,致远啊,这些事情就全权交给你去处理了。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详细的章程出来。工科提举司虽然名义上隶属于工部,但实际上是直接对朕负责的。所以,你尽管放心大胆地去做,不必有太多顾虑。当然啦,一年一千万两白银的目标是必须要完成的哦!”最后,对负责此事的张好古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并明确了任务目标。

张好古向崇祯帝详细解释了当前的情况后,便怀揣着那份计划书匆匆赶回了家中。

一进门,张老财夫妇俩迎上前来,他们对张好古的事情向来不敢多问,只是默默地看着他。

张好古的心情异常沉重,因为叶小鸾的离世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老两口虽然心中充满了遗憾,但面对张好古的哀伤,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劝解。

这段时间以来,张好古一直忙碌不堪,几乎没有时间待在家里。即使偶尔回家,他也总是匆匆忙忙,仿佛有做不完的事情。

老两口见儿子如此忙碌,心中不禁又涌起了回济南老家的念头。然而,当他们看到张好古那颓废的模样时,便暂时打消了这个想法。

他们心想,或许过些日子,等张好古的心情稍微平复一些,再和他商量回济南的事也不迟。

张好古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匆匆吃过晚饭后,便迫不及待地坐在书桌前,开始埋头修改那份重要的计划书。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全神贯注地沉浸在工作中,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经过一个通宵的努力,张好古终于完成了计划书的修改工作。他揉了揉酸痛的眼睛,伸了个懒腰,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和文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