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好古当机立断,立刻与宋应星取得联系,订购了二十台蒸汽锯床。同时,他与研究院沟通协调,将其他订单暂时延后,优先保障周口店这边的需求。
木材厂的运营方面,暂时由惠来时负责主导工作,冯梦龙和王徴则担任副提举一职。其中,王徴主要负责技术方面的事务,而冯梦龙则着重抓好后勤保障工作。这样的安排,大大减轻了张好古的工作负担。
在王徴和冯梦龙的带领下,工人们日夜不停地工作,经过长达半个月的艰苦努力,木材厂终于迎来了开工的日子。
与此同时,邮政司的马车也开始在周口店到京城的道路上川流不息。这些马车满载着木材厂生产的木材,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为京城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然而,当张好古看到那条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道路时,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愿望——修路!他深知这条道路对于木材运输以及整个地区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于是,张好古决定亲自带领工部的官员们一起参与修路工程。这样不仅可以给工部带来一些额外的收入,还能让他们积累建设道路的经验,为日后主导大明道路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工程规模浩大,涉及数万人之多。由于工钱颇为可观,不仅吸引了附近村庄的人们纷纷前来参与,就连一些小孩子也加入其中。他们有的负责捡石头,有的则负责砸石子,虽然工作辛苦,但大家都干劲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方便施工,周口店这边提供锤子及其他辅助工具。这些工具在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有一个小小的规定——工程结束后需要全部收回。
就在大家都忙碌于施工的时候,张好古却突然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让王徴暂停对自行车的研究,转而将精力投入到石子破碎机的研发工作中。这个决定让很多人感到意外,毕竟自行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张好古有着自己的考量。他认为石子破碎机对于工程的推进更为关键,而且在当前的情况下,能够更快地带来实际效益。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王徴。
王徴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服从了张好古的安排。他带领着团队迅速调整了研究方向,开始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石子破碎机的研发工作中。
张好古也没有置身事外,他亲自参与到研发过程中,与王徴和其他研究人员一起探讨技术难题,提出改进建议。在他的积极推动下,研发工作进展顺利。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努力,终于,样机制作完成了!这台石子破碎机凝聚了众人的智慧和汗水,它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方,内部结构精巧合理。
在投入使用后,这台石子破碎机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它能够高效地破碎各种硬度的石子,大大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这一成果不仅让周口店的工程得以顺利推进,也为大明皇家研究院和大明周口店研究院赢得了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