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大超预期(2 / 2)

陆长歌没有马上否决,先知不能滥用,发生在眼前的现实条件有时候更为重要。

沈墨和池永盛也没有做错,他们本身就有极高的自主经营决策权,毕竟他们更靠近‘前线’。

“那好,就先试着看看吧。”

“好。再有一个问题就是服务器的成本。”

说到这里池永盛又补充,“长歌,你上次和我谈过成本这件事。我最近研究了,除了本身的极简产品哲学以外,在技术上面也还有些办法可以降低成本。

一个是用使用erng语言开发后端服务器,它轻量级进程模型的特点适合实时通讯场景,而且支持高并发消息处理。

另外就是低宽带的优化,这是从开发之初就一直在做的,想尽办法压缩文字和图片大小,并且我们新上线了离线消息队列机制,确保弱网环境下消息不丢失……”

在产品开发这个方面,先知其实很有用。

简单的说,就是陆长歌天生就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当别人还在探索哪个功能是否需要以及迭代优化的方向性等问题时,

他已经可以在最开始就斩钉截铁的告诉技术人员:我要这个功能或者我要避免哪一种问题。

比如,陆长歌其实并不知道p在09年2月推出的第一个版本并不是一款纯粹的即时通讯软件,其功能类似于状态更新工具,用户可以设置‘我在健身房’这种状态,并推送通知好友。

上线了几个月以后,他们发现用户自发的将状态栏当做即时消息使用,由此意识到通讯需求远大于状态分享。

于是到6月份的2.0版本,p彻底转型为即时通讯应用。

这就是所谓的‘优秀产品经理’给他们带来的好处,chatter直接忽略了这个摸索过程,而大概也是因为对于需求的精准点穴,使得这次冷启动远超预期。

毕竟,用户需求这种东西,说得再透彻,你不真正做出产品来去实践,那这个用户需求永远都是模糊的。

“……用户规模的超预期增长,使得我们需要支付的服务器费用飙升,尽管池总已经通过优化路由算法、减少冗余数据传输来降低宽带消耗,但我们每月的服务器租赁成本已经从第一个月的5千美元,涨到了4万美元。不仅如此,我们预计最多半年,用户规模就会突破百万,到时候服务器租赁成本应该会高达50万-100万美元。”

陆长歌开始皱眉,chatter本身的账户资金估计已经低于80万美元,其中还包含即将需要支付的费用,比如请泰哥做广告。所以如果事先不准备好资金,稍不注意,现金流就断了。

他只是没预料到这个困难竟然是因为他这个产品经理太好、产品对于用户需求的切入太准带来的……

更加不凑巧的是,现在才是09年的2月份,金融危机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处在深化阶段,好多风投公司的脑袋和身体都留在前夜,根本没空去看未来。

陆长歌说:“成本压力的解决方案中,一定要把技术手段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比如我们刚刚谈到的erng,相比于传统语言,这种语言下的单台服务器可以处理数百万并发连接。”

周霜这时加入讨论,“有没有考虑过bea虚拟机的轻量级进程模型这同样可以提升单机并发能力。”

沈墨回说:“这当然是办法之一,我们正在研究。”

“招人的念头也要控制一下。”陆长歌还是记得50名员工的事,还有就是硅谷那地方你招个正式的技术人员,其实费用很高。

后来很多公司财报的所谓研发投入,其中比较大的一块就是给技术人员发工资。

“那融资的事呢”沈墨还是想问一下。

今天的电话会议,她想传达出一个概念,就是产品的扩张速度大超预期,甚至钱请泰勒斯威夫特做个小广告这个事情还没真正实施,只是协议合同阶段完成了而已。

陆长歌也确确实实接收到了这个讯息,“融资的问题,如果有人和你们接触,那就接洽吧。”

沈墨道:“这个时间节点、这个市场氛围,主动找来的估计会很少。”

“我知道,我在国内也会关注这一点的。”陆长歌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我在国内的另外一家公司最近出了名,已经有风险投资联系我了,只要人愿意投我,那就代表认可我这个人,再投我的其他公司当然也不是问题。沈总,你放心,只要产品好,我们不会缺钱的。”

这话的确振奋人心,光听着就像一个成功产品的成功路径,先推广、再融资,然后迅速发展,接着上市敲钟……

沈墨只是有一点不理解,“什么叫你还有一家公司你到底办了几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