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廷议(1 / 2)

“宣,李良嗣进殿!”

一阵清亮的声音从紫宸殿内传出,在殿外回荡开来。

紫宸殿外,值班房内,马植正原地打转地等待着,心中满是期待。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挑开门帘走了进来,尖着嗓子说道:“哪位是李良嗣啊,陛下宣旨觐见!”

马植听到这话,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自己如今已更名为李良嗣。他连忙整了整身上的衣衫,扶了扶冠帽,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精神利落。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脸上露出恭敬的神情,向前迈了一步,说道:“小的便是李良嗣。”

小太监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点了点头,说道:“随我来吧。”

李良嗣跟在小太监身后,脚步微微有些发沉,双手抄在袖中,用力紧握,脑海中快速地过了一遍自己见到宋国皇帝后该说些什么。

走进紫宸殿,殿内的威严气势扑面而来。

李良嗣抬眼望去,只见陛下高坐在龙椅之上,两边文东武西束手站立,他连忙跪倒在地,行了大礼,说道:“草民李良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义士轻起,”赵佶温和笑道,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赏,“童枢密早前提起义士,满口夸赞,今日见了,果真仪表风流,不似凡俗!”

“北地失国之民,得慕天颜,实乃三生有幸!”李良嗣也是属蛇的,顺杆爬,在天祚帝身边多年,深知身为皇帝希望听什么,也清楚自己该如何应答。

什么样的语调会显得恭敬得体,怎么样笑是谦卑而不谄媚,用哪些词是能够迎合赵佶的心意而不会让自己失了身份。

这几天李良嗣都在琢磨这些东西。

听着李良嗣的这么几个来回的对话,高俅眉头一挑,看了一眼皱眉的王黼,微微摇头。

王黼的皱眉自然是因为李良嗣这一番阿谀奉承之语,让他感觉遇到了对手,自己在官家面前得势,凭地就是能哄着官家开心,如今又多了一位,这不是失了自身的分量!

王黼自是看到了高俅的嘲讽,但也知道,官家此时兴致颇高,不是扫兴之时。

赵佶并未注意到高俅和王黼之间这细微的互动,他继续说道:“听闻义士对北地之事颇为了解,且有复燕之策,今日不妨细细说来,让朕听听你的高见。”

李良嗣心中一喜,这正是他等待的机会。

他微微挺直了身子,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圣明。如今辽国天祚帝昏庸无道,国内民不聊生,人心惶惶。而女真完颜部崛起,与辽有不共戴天之仇。大宋若能与女真结盟,南北夹击辽国,则燕云之地可复,此乃天赐良机,不可错过啊!”

李良嗣说得慷慨激昂,说到激动处,一挥衣袖,“陛下天命所归,有一统九州气象,吞吐天下之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