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李勣终于明白皇帝要做什么了(第三(1 / 2)

第649章 李勣终于明白皇帝要做什么了(第三更)

月明星稀,夜空晴朗。

军营之中,篝火遍地。

无数的将士坐在矮几之后,面前摆着各色酒菜。

前方的篝火上,炖着大锅的羊肉。

里面还放着从辽东带回来的人参。

一队队袒着左臂的将士在中央的空地上,手持刀盾,在四周鼓乐的伴奏下,跳着秦王破阵舞。

一时间欢快异常。

酒过半晌,一支支杂技队伍进入场地之中,表演各色杂技,欢叫声立刻更加热烈起来。

李承乾坐在上首,看着这一幕幕,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

大胜啊,大胜。

破平穰城虽然比不上灭国之功,但对大唐而言,却是最合适的。

而且,这样的功劳,加上这些立功的将士,也足够李承乾开始推动一些之前比较艰难的事情了。

……

侧过身,李承乾在徐安的耳边说了几句。

徐安立刻拱手,走到了一侧的李勣身旁,低声说了几句。

李勣有些诧异的起身,然后来到李承乾的身侧。

徐安很快又搬了一张矮几,还有一些酒菜,放在了李勣身上。

不少人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好奇的东西,也有些羡慕李勣受到了恩遇。

李承乾举杯敬了李勣一杯,然后才放下酒杯,低声问道:“高句丽的铜矿,爱卿去看过了,如何”

一个“铜”字,李勣立刻肃然起来,点头道:“高句丽的铜矿的确丰富,只是一直以来,他们不善于开采,才没有大规模的开采,可是即便如此,平穰城仓库当中的铜依旧相当可观。”

李承乾微微点头,然后说道:“朕在邢州遇到的有人铸炉恶钱之事,爱卿应该知道了吧”

“臣看过邸报了。”李勣点点头,说道:“陛下处置的极为果断。”

李承乾笑笑,说道:“淮家的事情不能深查,虽然诸事都有来源,也都很清晰,但是仅仅一个少府铸办处已死的匠人死而复生,就不是淮家能够做到的。”

“陛下打算继续查吗”李勣的神色严肃起来。

如今大军归朝,皇帝如果真的要彻查的话,数万大军威慑之下,什么事情也是都能够查的出来的。

李承乾摇摇头道:“没有必要,恶钱的事情,其实多有地域限制,河北的恶钱多在河北流通,想要流到其他地方,很难。”

地方保护主义,在很多事情,其实还是很有用的。

李承乾微微抬头,说道:“随便他们怎么制恶钱,朕明年打算在河北多发行一些新钱,足量的新钱。”

“陛下今年在河北用新钱在民间购粮,也是如此”李勣有些诧异的抬头。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常人做事,都是劣币驱逐良币,朕想要反过来,用良币驱逐一下劣币。”

任何东西,一旦多了,就会驱逐和他属性对立的东西。

好人多了,自然坏人就少了。

坏人多了,好人自然就少了。

“那么铜钱可能不足。”李勣面色凝重的看着李承乾。

“仅仅是在河北而已。”李承乾微微摆手,说道:“朕的目的,就是在于缓解河北百姓身上沉重的负担。”

李勣眉头一挑,他没有想到,皇帝竟然在着手做这件事情。

“其实天下百姓,谁的负担不重,只是河北的负担尤其重而已。”李承乾叹息一声,说道:“眼下还好,百姓还能支撑,但是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后,河北人口膨胀,负担又重,前途渺茫,那个时候,是要出大乱子。”

“陛下远见。”李勣沉沉躬身。

其实李勣知道,先帝在的时候,魏征他们未尝没有看到这里面的危机。

不过那个时候无数内忧外患之下,这些只能够放在将来再解决。

现在,皇帝便已经开始着手了。

现在,已经是当年的未来了。

“河北的事情,需要的不仅是朕一个人,还需要朝中上下群策群力。”李承乾看向李勣,说道:“爱卿是尚书右仆射,回朝稍微歇息歇息,就开始着手在这件事情上吧,不用着急,慢慢来,我们还有的是时间。”

“是!”李勣稍微松了口气,他就怕皇帝一拍脑门,然后要在短时间内解决。

只要有时间,就能从容,就不会出错。

另外,李勣也敏锐的把握住了李承乾话语当中一些隐晦提到的信息。

尚书右仆射,李勣回朝之后,依旧会是尚书右仆射,而长孙无忌依旧会是尚书左仆射。

这对李勣来讲没有什么,但是对于长孙无忌而言,可未必就是一件好事了。

“河北的问题,归根到底,还在于未来的人口膨胀。”李承乾收回目光,看向天空之上,然后说道:“所以,人口迁移辽东,迁移安东之事,必须坚持不停的推动,此事依旧是爱卿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