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王朝得知那座战略意义重大的城池竟被刘邦一举占据,顿时龙颜大怒,朝堂上下一片哗然。在盛怒之下,王朝统治者当机立断,即刻调遣二十万大军,务必夺回失地,给刘邦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
这二十万大军,堪称孔雀王朝的精锐之师,是王朝多年精心培养、征战四方的核心力量。步兵们身着厚重且坚固的铠甲,那铠甲由精铁打造而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仿佛为他们铸就了一层坚不可摧的护盾。他们手中紧握着长刀阔斧,刀刃锋利无比,泛着凛冽的寒光,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赫赫战功。步兵们眼神中透露出的冷酷与坚毅,宛如历经无数战火洗礼的磐石,坚定不移。骑兵们则骑着高大威猛的骏马,这些骏马皆是从万千马匹中精心挑选而出,身姿矫健,肌肉贲张,奔跑起来犹如疾风骤雨,势不可挡。骑兵们腰佩强弓利箭与长刀,威风凛凛地骑在马背上,那昂首挺胸的姿态,仿佛向世人宣告着他们的无畏与强大。当二十万大军一同开拔时,马蹄声如滚滚闷雷,震得大地都为之颤抖,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远远望去,宛如一条黑色的、气势磅礴的巨龙,在广袤的大地上蜿蜒前行,所到之处,无不令人生畏。
此时,刘邦在城中得知孔雀王朝大军气势汹汹来袭的消息,脸色瞬间变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般凝重。他深知,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战已迫在眉睫,而自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危机。刘邦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召集麾下所有将领,齐聚城主府的大厅,共商破敌之策。
大厅内气氛压抑,众人神色严肃。刘邦端坐在主位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将领,声音低沉却坚定地说道:“诸位,如今孔雀王朝二十万大军如潮水般压境,我们所面临的局势,可谓万分危急。大家都是跟随我南征北战的兄弟,有何良策,不妨直言,切莫藏着掖着。”
一位身经百战的将领率先起身,抱拳行礼后说道:“主公,我军虽占据着这易守难攻的城池,拥有地利之便,但敌军人数众多,实力悬殊巨大。依末将之见,我们可凭借城池的坚固防御,坚守不出。敌军远道而来,粮草辎重的供应必定困难重重。只要我们坚守一段时间,等待敌军粮草耗尽,他们必然会自行退兵。”
然而,另一位年轻气盛的将领却立刻摇头表示反对:“此计虽稳,但长期龟缩城内坚守,我军士气难免会受挫。况且,敌军也不是傻子,他们未必会轻易退兵,说不定会采用围城打援的策略,切断我们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将我们困死在城中。依我之见,我们应主动出击,趁敌军长途跋涉、立足未稳之际,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或许能扭转局势。”
刘邦听闻两位将领截然不同的观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坚守城池,虽能暂时确保自身安全,但终究只是被动防御,并非长久的破敌之计;主动出击,虽有出奇制胜的可能,但风险极大,一旦失败,后果将不堪设想,自己和将士们恐怕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就在刘邦犹豫不决之时,他最为倚重的谋士缓缓站起身来,神色从容却又透着几分凝重,说道:“主公,以在下之见,我们不妨双管齐下。一方面,立刻派人加强城池的防御力量,准备充足的滚木礌石、弓弩箭矢等守城器械。让士兵们日夜巡逻,严阵以待,务必确保城池的每一寸防线都固若金汤。另一方面,挑选军中最为精锐的骑兵,组成一支突袭小队,趁着夜色的掩护,暗中绕到敌军后方,出其不意地烧毁他们的粮草辎重。一旦敌军的粮草断绝,必然军心大乱,士气低落。届时,我们便可趁机出城出击,一举击败敌军。”
刘邦听闻此计,眼前顿时一亮,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猛地一拍桌子,大声称赞道:“此计甚妙!就依先生所言,即刻着手准备,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