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联盟之议,宏图初展(1 / 2)

在海外的征程中,张悦凭借着卓越的战略眼光与果敢的行动力,势力如同燎原之火般不断扩张。自成功掌控马六甲海峡,并将其更名为“华夏第一海峡”后,他在这片异域土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已然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张悦的雄心壮志并未就此满足,他的目光穿透眼前的成就,投向了更为广袤的未来,一个关乎华夏文明在海外开枝散叶、繁荣昌盛的宏伟构想,如同璀璨星辰在他心中逐渐成形。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深思熟虑,张悦认为时机已然成熟,决定再次向秦始皇上书。这一次,他所提出的,是一个极具开创性与前瞻性的“华夏联盟”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是对华夏文明未来走向的深度思考与大胆规划。他心里清楚,秦始皇横扫六国,实现海内一统后,表面上天下太平,然而原六国贵族及遗民心中的复国之念,如暗流涌动,或隐或现。这种潜在的不稳定因素,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华夏文明内部的消耗与纷争,威胁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与此同时,海外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宛如一片未经开垦的处女地,诸多无主之地星罗棋布,等待着有志之士去探索、去开发,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

怀着对华夏文明未来的深切忧虑与宏大期许,张悦在奏书中言辞恳切、情真意切地写道:“陛下,如今天下初定,四海归一,陛下之功,千秋万代,无人能及。然而,臣亦有所忧。六国虽灭,但其贵族及遗民之心,尚未完全归附于秦。长此以往,此隐患恐如星火,终成燎原之势,引发华夏文明之内耗,危及大秦之根基。臣以为,海外之地,幅员辽阔,资源丰饶,恰似一片等待耕耘的沃土,充满了无尽的机遇与可能。陛下不妨恩威并施,允准被灭国的齐、楚、赵、韩、燕、魏六国贵族及遗民出海建国。如此举措,于他们而言,是寻得安身立命、开创新业之所;于大秦而言,则可消弭内乱之隐患,维持国内之稳定。不仅如此,陛下之子女,皆人中龙凤,若能前往海外开疆拓土,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必能将陛下之威名与大秦之荣耀,远播四海。”

“陛下,臣斗胆建言,以陛下为盟主,组建华夏联盟。各海外之国,皆尊陛下为共主,恪守臣节,定期朝贡。如此,华夏联盟之内,各国同根同源,守望相助,既能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传播至海外的每一个角落,让华夏之光普照异域;又能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抵御海外其他势力的侵扰,扞卫华夏文明之尊严。此乃一举多得之策,既能拓展大秦之版图,又能弘扬华夏之文化,实乃利在千秋之举,望陛下明察。”

奏书写就后,张悦深知此事重大,丝毫不敢懈怠。他精心挑选了一位最为亲信、忠诚且行事稳重的下属,郑重地将这封饱含心血与期望的奏书交予他,命他日夜兼程送往咸阳。这位亲信深知使命的重大,接过奏书时,神情庄重肃穆,心中暗暗发誓,定要不辱使命。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夜赶路,不敢有丝毫耽搁。无论是烈日高悬的晌午,还是月黑风高的夜晚,他都未曾停下脚步,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尽快将奏书呈到秦始皇的案前。

终于,历经千辛万苦,奏书如愿呈到了秦始皇的案前。秦始皇听闻奏书来自海外的张悦,且内容关乎重大国策,神色顿时凝重起来。他缓缓展开奏书,目光如炬,逐字逐句地阅读着。读完之后,他陷入了长久而深沉的沉思。这一构想确实新颖大胆,犹如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为大秦的未来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既能巧妙地解决国内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又能在海外广袤的天地间拓展华夏的势力范围,传播华夏文明的火种,可谓高瞻远瞩。然而,此计涉及众多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谨慎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