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第一批伤员被抬了进来。他们有的身上中箭,有的被刀剑砍伤,伤势各异,情况危急。仲卿舟迅速指挥着团队分工合作,止血、清创、包扎,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这时,一位年轻士兵被担架抬了进来,面色青紫,呼吸急促且微弱,时不时还抽搐一下。
他之前腿部中箭,在战场上简单包扎后就被送来。仲卿舟检查发现,因为伤口处理不及时且包扎过紧,已经引起了严重的并发症——气性坏疽。
伤口周围的皮肤呈现出紫黑色,按压时能感觉到里面有气体窜动,散发出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味。
仲卿舟神色凝重,深知这种并发症的凶险,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士兵的腿保不住,还会危及生命。
她立刻下令:“快,准备隔离病房,把其他伤员转移开,防止感染。再准备好手术刀、消毒药水和引流工具。”
团队成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可就在这时,部队中原本的军医方林站了出来,皱着眉头说道:“卿舟,这种病太过凶险,我们没有足够的药物和经验,弄不好会害了他,不如直接截肢,还能保住他一条命。”
仲卿舟眼神坚定地看着他,“截肢并非万全之策,而且他还年轻,失去一条腿对他来说太残酷。我们要尽力一试,不能轻易放弃。”
方林有些不悦,他对仲卿舟这个新来的军医本就不太了解,此时更是质疑道:“你这是在冒险,到时候出了问题,谁来负责?我们这儿以前可没这样治疗过。”
仲卿舟咬了咬牙,“我来负责!”
说罢,她不再理会方林,转身开始准备手术。
在那个缺乏有效抗生素的时代,治疗气性坏疽极其困难。仲卿舟一边指挥着助手布置隔离措施,一边迅速制定治疗方案。她决定先对伤口进行扩创,将那些坏死的组织和感染的部位彻底清除。
她拿起手术刀,小心地划开伤口周围的皮肤,腐肉和脓血瞬间涌出。那名士兵因为剧痛而挣扎起来,旁边的助手连忙按住他。仲卿舟强忍着刺鼻的气味,专注地操作着,一点点地切除坏死组织,直到露出健康的肌肉和组织。
清理完伤口后,她用大量的消毒药水反复冲洗,试图杀灭那些厌氧菌。随后,她在伤口处放置了引流条,以便让里面的气体和渗出物能够排出。
处理完伤口后,仲卿舟并没有放松。她知道气性坏疽发展迅速,必须时刻观察士兵的病情变化。她安排了专人每隔一段时间就检查士兵的生命体征和伤口情况。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药品逐渐告急,治疗气性坏疽的关键药物已经所剩无几。
那名士兵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高热不退,陷入了昏迷状态。方林再次找到仲卿舟,冷笑道:“我就说你这方法不行,现在药也没了,还是赶紧截肢吧,不然他就没救了。”
仲卿舟看着昏迷的士兵,心中满是焦虑和不甘。她没有回应方林,想了想:“周边全是大山,我去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