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虽然语气平静,但了解她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动了真怒的先兆。
比如时常惹怒黛玉的宝玉,见到了这熟悉的语气和神情,顿时情不自禁的缩了缩脖子,又向贾母的怀里躲了躲。
那宫里出来的嬷嬷却像是丝毫没有看出黛玉的情绪,或许是看出来了,却仍然装聋作哑,仍然一脸严肃地道:“这可不合规矩。咱们做下人的,理应时刻跟随在乡君您的身旁,一步也不能离开呀!”
黛玉闻言,蛾眉微蹙,美眸含嗔,轻启朱唇道:“到底你是主子还是我是主子?如此不听使唤的奴才,留着又有何用?我看,倒不如去请皇后娘娘来评评理,难道宫中的规矩,就是让奴才来管束主子不成?”
另一名嬷嬷眼见黛玉动了真怒,心中一紧,赶忙伸手拉住先前那位说话的嬷嬷,并满脸堆笑地打起圆场来:“乡君莫要动怒,您年纪尚小呢,如今正该是尽情享受天伦之乐之时。咱们这些下人在这儿杵着,反倒碍了您的眼。我们这就退下,您尽管同亲人自在说话。”
从宫里出来的嬷嬷和宫女们,互相对视了几眼,这才纷纷行礼告退。
一旁的贾母方才被气得胸口发闷,此时终于稍稍缓过气来。
她望着黛玉,不禁轻轻叹了口气,缓缓道:“玉儿啊,能从宫里出来的人,恐怕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有这几个天天跟在你的身边,你日后多半再也无法如往昔那般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了!”
黛玉微微抿唇一笑,道:“身为主子,又怎会被区区几个奴才给拿捏住?倘若这几人不知好歹、不识抬举,我大可直接前往宫中,恳请皇后娘娘降下旨意,将她们尽数换掉便是。”
话语之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与自信。
贾母听闻此言,又见黛玉一副成竹在胸之态,方才缓缓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欣慰之色,满意地道:“不错不错,这方是咱们公侯之家的姑娘应有的底气!你心中既有分寸,那便甚好。”
然而,因着刚才那不识趣的嬷嬷的搅扰,使得在场众人原本高昂的兴致瞬间消减了不少。
之后众人也没有再多说些什么,只是围坐在一起,享用了一顿团圆饭,权当是为黛玉庆贺。
饭后众人相互寒暄几句,便纷纷起身,各自返回了自己的住处。
黛玉回到逍遥居之后,便把皇后赏赐的嬷嬷和宫女都唤到了正房。
她面沉似水的坐在榻上,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每一个人。
“今日把诸位叫来,想必大家也心中有数。”
黛玉缓缓开口,声音清脆悦耳,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知道你们皆是宫中颇有体面的老人,如今皇后娘娘将你们赐予我,这是对我的一份恩典。”
黛玉稍作停顿,接着道:“日后只要你们能够忠心耿耿为我办事,我自然不会亏待你们。唯有一点需得明确,无论此前你们在宫中遵循何种规矩,既已踏入这逍遥居,就得守我的规矩。若是有人觉得自己无法做到,不妨直言相告。待到明日,我自会向皇后娘娘禀报,依旧将你们送回宫去,绝不为难。”
话音刚落,人群中一阵骚动,只见那位先前怼天怼地、毫不客气的嬷嬷站了出来。
此嬷嬷姓方,一脸傲气,显然并未将黛玉的话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