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买下了这处摊位上的所有母亲系列奖章、勋章,那枚带证书的苏联母亲勋章花了1200美元。
这种顶级勋章数量相对较多,就算带有原配证书,这会也就是这价。
这处纪念品商店内再没张楠特别喜欢的物件,这就继续沿市场内小街逐家转悠。
只买精品,反正价钱都适中,自个的钱还多得没地方去,就少了点讨价还价、斗智斗勇的乐趣。
速度快,各店家老板都将最经典的货物奉上,犄角旮旯货色压根就不需要多看,半圈下来也就花了两个来小时。
按照这速度,张楠天黑之前就能逛完。
这会两个多小时下来才花出去小十万美元,总感觉不过瘾。
买东西也会上瘾的。
然后…
在一家老市场内少有、规模比其它摊位、小店大出好几倍的商店内,张楠看到了大量自己喜欢的物件。
这家店主要经营冷兵器,按照市场平均水平而言店内货品价格昂贵,显然走的是高档路线。
价格高,东西也好。
从中世纪的刀剑到战后苏联时代的制式刀剑都有,还有少量铠甲,连二战苏军突击工兵的防弹胸甲都有几套凑数。
店内最亮眼的是大量二战德国生产配发的制式刀剑,还有少量东欧、中欧地区十八、十九世纪的冷兵器。
至于苏联自身的产品当然是数量最多的,但公益精细程度距离德国货还真有点距离。
德国的东西出现在这也很正常,不说前期战场上的缴获,当红军攻入第三帝国本土之后,特别是德国投降后,基本上就把苏战区,还有短期占领区内的值钱、有用的物品,反正一切用得着的东西基本给搬空了:典型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毛子贪婪,但张楠真的很推崇他们的处事方式,玩以德服人
自家人白死了
你丫拍电影搞笑呢!
对待敌人,那就得往死里整,这些设计里不少都有小胡子的影子。
相对二战小鬼子军刀的实用走向,二战德国除了刺刀、格斗刀之外的各种佩剑,更注重礼仪和军种的区别。
说白了让弟兄们平时挂身上玩傲娇,不是拿来真的开片,只不过其中还是有不少种类的短剑杀伤力不比罗马帝国时代的短剑小!
张楠记得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w中,有位被德军用匕首刺入左胸杀害的女兵,那柄匕首其实就是一柄党卫军短剑。
现实社会很奇葩,如今的欧美不少藏家追捧第三-帝国时期的物品,美其名约探索历史,结果追得德国鬼子的各种礼仪用剑、匕首价格一路高涨,就没什么便宜货。
人呀,就是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痛。
这家店里有常见的冲锋队佩剑,剑柄和剑鞘上的金属配件使用抛光镍银制造的早期型有,二战爆发后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便宜的镀镍、镀铬锌配件的也有,两者如今的价格相差好几倍。
店主还推荐了一柄剑身用手工花纹钢精心锻造的冲锋队高级将领荣誉佩剑,这货色张楠其实有,不过也没放过:外甥看得两眼放光!
外甥喜欢就给,反正自己连更高级,剑柄用象牙制造、送领导专用的冲锋队礼品佩剑都有几柄。
这里还有稀有的冲锋队统帅堂旗卫队佩剑,品像不错,都买下来。
这家的店主本就是如今莫斯科军品圈子里的知名人物,这趟生意做得笑呵呵:有些货真的太昂贵了,贵到别说普通的西方游客买不起,连不少小有身价的藏家都吃不消。
而且还有个问题:这会第三帝国的刀剑出俄罗斯海关居然还没苏联勋章方便,当心被敲诈不说,倒霉起来甚至会被关铁笼子!
店主有出海关的路子,但自己送去西方拍卖不方便不说,费用也大。
不上不下,生意是不错,但真正的好东西反而不怎么卖得动。
这次好,市场的幕后大老板居然是超级藏家,买走了最昂贵的那些,虽然价格相对低,但还是有不错的利润不论,还能攀上后台大老板这棵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