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战辽东(十三)(1 / 2)

在辽东享有名门望族声誉的公孙氏被迫迁入青州,成为青州众多士族中的一员,失去了在辽东呼风唤雨的能力。而经历了三个多月的征战,曹操也终于将辽东纳入自己的掌握之中。

确定辽东战争已经结束,商人们就迫不及待地登上辽东的土地,而青州的内政系统也开始将人力、物力向辽东倾斜,按照事先的规划,对整个辽东进行大开发。

若论富庶,青州在大汉只能排到前五,无论是冀州、徐州、荆州都要超出青州不少。其原因就在于青州之前的底子实在太薄,在曹操接手之前,各种的天灾**层出不穷,弄得偌大的东莱郡几乎没有人烟。

而济南国、乐陵国和平原郡也因为地处黄河下游的缘故,年年水灾不断。唯有齐国和北海国要好上一些,却因为靠近泰山的缘故,受到泰山寇的“青睐”。

这些盗匪时常组团到齐国和北海国旅游,弄得两国治安混乱,百姓流离失所。时间久了,整个青州不但人口大量外流,经济更是无从谈起,曾经一度与交趾平齐,并列成为整个大汉朝最为落后的地区。

虽然这些年曹操呕心沥血地发展青州的经济和民生,但总体实力照比那些经历了数百年时间积累的地区,依然有不小的距离。

不过青州的富庶虽然要稍微差一些,但如今的人口却绝对是大汉十三州之冠。

原因就在于青州稳定的治安、较轻的赋税、徭役,众多的就业机会、以及冠绝天下的文化氛围,这些都对青州人口的增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如今是诸侯混战的乱世,其余诸侯都在拼命扩大自己的军队,领地内稍微强壮一些的男丁,都被驱赶到战场。在这样全面进行军备的氛围下,就连最不喜欢扩军,自诩种田流的曹操,都因为害怕影响到领地的稳定,而将手下的军队扩大到二十万。

即便如此,还常常感觉到兵力有些吃紧。在其余诸侯动辄十万、二十万的军卒面前,曹操的这二十多万军卒却要分配到两个州,不说攻城掠地,单就防守有时都会有吃力的感觉。

可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依然没有盲目地进行扩军,有时候甚至放弃攻打其余诸侯的机会,也要保证领地的稳定,坚决不干涸泽而渔的事情。

就比如说陶谦,若是曹操真的不顾一切地征兵攻打徐州,陶谦恐怕早就没命了。但曹操为了保证领地的持续发展,强忍着扩军的冲动,将大量青壮用于恢复农耕,用于工厂、作坊,用于青州的基础建设。

而曹操的这番所作所为,得到了青州百姓的交口称赞,对流民以及外来人口的吸纳效果相当明显,毕竟都不是傻子,没有人愿意被平白无故地送上战场。

所以不但流民在青州定居,其余诸侯领地内的百姓在得知青州的各种政策后,也纷纷举家外迁,投入到青州的怀抱。这就使得在曹操当政的这四年多里,青州得到大量外来人口的补充,户口数量一跃为大汉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