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面对这样的一个困境,韩小信能够明白的是,让红绫理解现在的状态这件事实际是次要的任务而不是主要的任务,因为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应该是防止红绫失手杀掉弱水。
虽然说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但是也并不是一定非得要按照计划来进行的,有一件事是需要明白的,那是无论要做多完美的计划安排,但是那都是停留在脑内或者是停留在纸张面的东西,也是并不是现实这件事情。
而到了现实的时候,也是计划真正实行的时候,到这个时候的话,如果出现任何与计划不符的事情,都是无可以理解,无正确,无在意料之内的事情。
这里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在场的拥有意识的角色,也是作为挟持者的红绫小姐,以及作为被挟持着以及当事人的弱水以及韩小信,现场是出现了这样的阵营派别。这样的阵营派别导致了信息传达的多向性以及双向性。简单来说的话,是实际红绫要扮演“劫持者”的一方,做出符合行为期待的活动,而相应的,韩小信与弱水也要扮演“被劫持者一方”的角色,做出采取相应的行动。看起来像是在角色扮演一样,但是实际也的确是这个样子的。
然后还有内部的信息交流,也是弱水和韩小信的眼神交流,各位可以想象,再这么一个怪的聊天环境之,有一个十分怪的聊天对象选取的差别行为。
如说,红绫可以允许韩小信和自己对话,但是不会允许弱水说话,这个确实也是正常的,因为你看,弱水现在是扮演的是“被劫持者”,所以无论是从道义还是从法理,都是不应该是应该说话的角色。
举个例子,如果说一个被劫持的人呜呜呀地乱叫换,那么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情况是他是个小孩子,不能理性的分析现在的情况,不知道担任“现在的”角色。因为这样,他才会做出会让劫持者恼怒,以至于撕票的行为。第二个情况是,他是个傻子。
因为如果说在“被劫持”的情况下,那么最为理性的情况下,应该是保持沉默可以了,如果能够给劫持者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那么劫持者也会是可以冷静下来的,能够冷静下来的话,大概率不会对被劫持者造出伤害行为。
这是表面的。
但是在内在面,还有一层谈话对象。
在表面,讲话的地位从大到小是红绫、韩小信、弱水这样,顺便一说,弱水这边已经地位小到不能说了。但是在内在方面,还有一层信息交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