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国而已,毕竟皇帝还在,又不是什么都不管了,出不了什么大篓子。
至于龙椅,除了皇帝以外,就算是太子,就算是拥有了临时皇帝权力的李承光,在登基之前,也没有资格去坐上去。
哪怕以后的朝会李元吉不露面,哪怕以后的朝会都将由李承光来负责,他的位置,也只能是现在李元吉为他安排的那里,那个龙椅即便是空着,他也不能去动心思。
太子监国,李元吉当然不会完全的把心放进肚子里,毕竟这不是小事,毕竟太子还太年轻。
其实早在之前拟定这条命令的时候,李元吉就与大臣们通过气了,太子监国这条命令要拥护,但如果太子做出的决定无法让他们信服,他们可以拿着奏折来找自己。
李元吉已经决定了从台前撤退到幕后,将这个舞台让给李承光,在他羽翼未丰的时候,自己心甘情愿的去为他保驾护航。
没有人知道李元吉为什么要这么做,也没有人知道太子监国的期限到底是多久?
按照正常的情况,只有皇帝出巡的时候,才会让太子监国,这个期限也就是皇帝离开,到皇帝归来这段时间。
而另一个情况则是皇帝病重,无法批阅政务的时候,才会任命太子监国,直到皇帝驾崩,然后太子登基,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帝,继续行驶这些权利。
第三种则是李元吉现在操作的这一种,皇帝为了测试一下太子的能力而任命的太子监国,不过这个案例出现的并不多,很多皇帝都是通过私下里将奏折交给太子去处理,然后去观察太子的能力。
而这种私下里的观察,李元吉已经观察了十多年了,他觉得已经没有必要了,于是就有了这一幕。
神元十七年,李承光以太子的身份,第一次完整的登上了大唐的舞台,开始在群臣的辅佐下处理政务。
好在早前很多年的时候,李元吉就提出,并且建立了内阁制度,很多事情内阁大臣都会处理掉,现在的皇帝需要亲自去处理的政务,其实并不多,这也让李承光可以更加从容的去处理这些政务。
开始的时候有些紧张,因为是第一次,因为李元吉已经钻进了后宫,整日里陪着皇后,陪着其他的嫔妃,彻底不问朝政,如果李承光不去后宫,甚至都见不到李元吉一面。
而李承光也很好的继承了孝道,每天早晚,必去后宫两次请安。
这一年,李承光没有任何的个人作为,一切的一切,都是按照之前李元吉做好的规划在走的,李承光成为了李元吉的坚实拥护着,一丝不苟的去完成着先前制定的计划。
而这一年,李承光也从生疏,到逐渐慢慢的适应了这种生活,处理政务时的谨慎,也慢慢的变成了游刃有余,能够难倒他的问题,也并不多了。
到了下半年的时候,李承光开始将自己的思路也给添加了进去,不过这是明年的计划,在不改动当前五年计划的同时,增加一些自己的想法元素。
当然,监国虽说拥有了皇帝的权力,但却并非皇帝,这种国策性质的事情,李承光还是会去问一问李元吉的。
但李元吉却摇了摇头,甚至没有打开那份计划,重新将皮球推给了李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