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空城计(2 / 2)

刘知州面色难看道:“耽才,不是什么都能斗一斗,那幅画奇就奇在那是一幅真迹。”

全福大惊:“真迹,东翁你是不是弄错了,既然是先皇的亲画卷,这等皇家之物品必然是留在大内深宫内,怎么会流落在外,难道是盗出来的,没听说宫失窃了啊,莫不是,这小公子是天家子弟。”

全福越顺着想就越猜的夸张,在他看来,也只有赵氏的子孙才可能有皇家真卷。刘知州却是一笑,打趣道:“耽才,你虽满腹经纶,这等秘事,你当不知,皇家子孙,我都识得,从未有这个公子。不过,老夫我为官二十余年,任龙帝国知州前也是京师一方重臣,也曾追随过先帝左右,见过龙颜,因此对当年的一些事还有些知掌,当年太祖曾让宫廷画师为他绘了三张画像,先帝都收藏着,后来传闻先帝将其中两幅赏赐给了开国的功臣,其余的一幅则留在了宫,所以耽才,这幅画相比就是那流出来的两幅之一。”

全福不过一介书生,这样大内的事,他哪里知道,就跟听离奇故事一样,这样来了兴趣,追问道:“东翁,你如此一说,这画是赏赐的开国功臣,而这小公子又有这么一幅画,那他不就功臣之后,是勋贵啊,东翁可知当年是赏了那两位功臣,可有姓李的。”

刘知州被问住了,只好摇头道:“太祖赏画都是私下里,我也听的传闻,至于是哪家却是不知,这李姓是大族,在朝为官的李姓数不胜数,开国的也有好几位,但无论哪一个都不是好惹的,哎,耽才,你如今知道老夫难处,是打不得碰不得。”

北宋对功臣极为优待,更何况现在也不过是建国后没多久,很多老头都在,而太宗还要依仗这些人。全福对此也没什么好主意,再好的谋在实力面前也不过豆腐。他只能无奈的说道:“那公子怎么办”

刘知州脸色一沉,思考了一下说道:“孽障一个,死了才好”接着又烦心道:“我看那李家公子也不是歹毒之人,相比逆子犯了他,要报复一下,就让受点苦头,我们先回去,再想办法。”说完他把子缩了回去,将轿帘一拉,不再继续言语。

官兵都退了干净,李府又恢复宁静。袁元背靠着柱子呼了口气,嘘道:“好险,幸亏这老家伙吓处,否则那么多人搜,怕是地都要给他翻出来。”

想着刚刚那气势,他现在还有些后怕,他也不过是强撑着,也摸不准对方底细,只是一股毅力支持着,楞是出了一幅强势。

步回了厅堂里,大口灌了几口茶水,发现府上众人都看着自己,都是一幅想知道结果的样子。

袁元将茶杯一放,撩着下摆很正定说道:“还看什么,人都走了,那些围着的刀枪也收了,哪位想出去的,保证没人阻拦。”

李良辅上前道:“公子前面好大胆,既然要自缚了送上衙门去,若是知州应承了,我们不都羊入了虎口,刚刚忠都急死了。”

袁元笑起来,指着那重新挂上的画像说道:“嘿嘿,有这位boss在,他们还不敢,我把自己绑了,就是要以退为进,唱一出孔明的空城计,他能抚琴退了司马毅数十万大军,今,本公子也不差,空口一张解了府围。”

李良辅面面相觑,犹豫着问道:“公子,这太祖帝可不能乱指,再说帝王之尊,怎么能称博士,还有公子,老仆我也读过三国史册,对诸葛孔明也是极为钦佩,只是公子说的空城计,从来没听说过。”

袁元挠挠头,一激动说漏了嘴,跑出boss这英文来了,也难怪他们听不懂,但是李良辅能听成博士也是一绝啊。

孔明的空城计是,明人罗大大写的三国演义给诸葛妖人添加的,在宋代当然是没有,这时空错觉也解释不清楚,他只好糊弄道:“不是博士,是boss,意思就是主宰的人,那空城计,确实是孔明干的,只是写史的人漏了,我最近细读了史料,发现这个错误

李良辅这时有些执拗,要争辩道:“读的哪卷史料,我怎么不知道。”

袁元和他在这个问题上没什么好纠缠的,一言带过道:“忠伯,现在不是纠缠这个的的时候,密室那个麻烦还未解决,还是说正事吧。”

旁边的李云秀笑着说道:“看你说的这么闹,还以为你忘了,正等你交代呢,你说怎么办吧。”

袁元说道:“该是放人的时候了,不过。”他话没说完,张俊从外面急急的进来,老远叫道:“公子,那知州派人送了一封信过来。”

座位上的袁元说道:“拿过来我看。”张俊穿过阶门,将那封信交到袁元手上。他抽出信来一看他看了半天没懂意思,只是自己言语道:“奇怪,说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