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王诺最近几个月的发展轨迹,概率很高就变成几乎百分百会发生的事情,他没有杞人忧天。
“就算搞不定,阿诺也有慈善基金会那边帮衬着,应该是没什么问题才对。”陶琇在心里默默想到。
不管王诺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在慈善领域的投入,已经帮他确定了毋庸置疑的人设,好处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这个成绩一亮,就不会有任何道德层面的指责声音。
陶琇没有想到的是,王诺采取的切入点,比较……高级。
饭吃了一半,王诺一直等待的刘德川的信息,终于是来临了,当提示新私信的铃声响起、看完邮件标题的那一刹那,他就知道稳了。
“明天下午我有时间。”刘德川的信息很简单,字里行间却也透着一丝丝怨念,但还是把地址和时间发了过来,约见王诺的意思显而易见。
只要刘德川愿意见面,就代表他对这件事感兴趣,最起码是有得谈。
一个沪市财经大学金融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给一个硕士学位背书,别说不出问题,即便是王诺拿到学位之后就去胡搞瞎搞,刘德川也不会承受多大的损失,顶多就是被调侃一声“看走了眼”罢了。
王诺对刘德川亮明身份,却已经是付出了代价,他再也不能用另一个身份从刘德川那边获取一些研究资料和进行学术交流了,这也是他一开始没想过要从刘德川这里获取学位的原因。
但还是那句话,风险和收益呈正比。
失之桑榆、得之东隅,放弃了小号的资源,王诺却得到了和刘德川接触的机会。
国内金融学术界有点名号的人,一共就那么多,刘德川愿意接纳王诺的话,王诺就可以横跨学术界和业界,好处自然多多。
学位不用烦恼了,学术支撑也有可能获取,甚至还会有一个派系的从业者把他当自己人,这就是好处。
前提是……搞定刘德川。
但王诺却还是没有“自知之明”,他以为这件事很难、需要付出一些利益来交换,却不知道,刘德川早就把他看做盘里的菜,谁敢抢就要跟谁急。
第二天,提着一些礼品,王诺独自登门摆放刘德川。
教授在沪财大有不低的地位,或者说金融圈、即便是学术界,也都不是穷人,刘德川住的是别墅,如果产权是他自己的,放到市场售卖的话,少说。
所以,王诺第一次见到刘德川的时候,后者活脱脱就是一副严师的派头。</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