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中年大叔却是个认死理的,一口咬死,五十万,一分不少,这就吓退了几乎所有有心入手者。
但是作为瓷器界大专家的潘老有着自己的看法,他有一种强烈感觉,认为这只杯子就是“成化斗彩”,再加上调查之后发现杯主人的故事竟然是真的,急需用钱,这五十万正是他们需要的医疗费用。
潘老头害怕夜长梦多,一咬牙买了下来。这可不是小数目,他也没有有钱的儿子,这一拍板几乎将老头一生的积蓄都花了进去。
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有争议,就容易引来关注,何况三个人在古玩界都是赫赫有名的。
当老头真的买下这只杯子后,轰动了整个京北城。知道根底的都对潘老头的执迷不悟感到叹息,这笔钱够他肉痛的了,就连两个多年好友也是埋怨不已。家里老太太更是跟他冷战了几个月,因为老头整日了都沉迷于研究这只杯子。
如果事情仅仅到这,那就没什么好聊的了,峰回路转就在老头孙子的出世,老头的注意力才从杯子转移到孙子身上。直到去年,顽皮的小孙子一不小心将他工作台上的宝贝鸡缸杯碰到了地上,虽然没碎,但是杯底却摔掉了一块。老头那个心痛啊,赶快捡起,这才发现一个大秘密。
这只杯子是双底的。
从缺口看,两个杯底紧紧贴合一起,边缘有明显粘接的痕迹。老头傻眼了,难道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赝品,连清末仿制都算不上?等到老头小心的将破碎地方清理出来,欣喜若狂。
上底也有款识:大明成化年制。与下底字形基本一致。
这竟然完全是在真品基础上,被人故意做成仿品的。
不管此人这样做目的何在,潘老头再次出名了。
因为港岛刚刚以三千万的价格拍出一只鸡缸杯,刷新了八十年代的记录。而品相上还没有潘老头这只好。
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漏啊!
单从投资回报来讲,时隔四五年,潘老头的投入得到了六十倍回报。
太神了。
一时,潘老头的故事成为佳话,轰动京北,甚至整个华夏古玩界。
再也没有人记得当年老头买东西时的非议。
至于葛老头的漏也是精彩非凡。
在一次“鬼市”上花两千块淘换到一件战国时候的玉带钩,人家卖主直接告诉他是现代仿品做旧的,但是玉料莹润,雕工精致,实在是难得一见的精品。仅从玉石本身来说就不值这个价。
当然,“鬼市”嘛,来历就不好说了,以老头的专业眼光来看,这块玉估计是现代仿品,虽不太肯定。但是玉料倒是不错,两千块也是值的。
哪知道回家之后仔细研究,从中发现玄机来。
他用高倍放大镜,在玉带背面雕龙纹理位置,龙头处,发现一行大篆小字,字体隐藏在龙纹刻线之内,刻槽隐秘,细微千毫,肉眼绝对观察不出。
隐隐然,他感觉这带钩另有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