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把五贯钱递给挑酒汉子,另外一个客人便偷偷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
那汉连忙去夺,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连忙赶去。
只见这边另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来桶里舀了一瓢酒。
那汉看见,连忙又折回来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怎么这样!看起来也是有头有脸的商人,做事却这么不利落。”
杨志这边的人见了,心里痒起来,都想买酒解渴。
其中一个看着老都管说:“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都没有事,我们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确实太热渴了,无法忍耐呀,这里冈子上又没水,老爷你看给杨头领说声,给行个方便。”
老都管见众人所说,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想吃得不得了,便走过来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酒吃,都没有问题,现在还剩一桶,要不让这些军士教买来吃了避暑气,我们也好早点出发。”
杨志寻思道:我远远看见这些人喝了一桶酒,剩下那桶里也见吃了半瓢,他们都没有任何事,估计没有问题。
刚才打了他们半日,现在也犒劳一下他们吧。他点点头说:“既然老都管说了,那就让他们们买些来解渴,吃完便起身。”
众人听了这话欢呼雀跃,立刻凑了五贯足钱,跑去买酒吃。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
众人陪着笑说道:“兄弟不要在意,我们头也是随便一说,不要放心里去。”
那汉道:“不卖,我几十年都在此地卖酒,何曾有人说我用蒙汗药麻人,你们可别败坏了我的名声。”
这贩枣子的年轻人也过来劝道:“你这个汉子,他们是说得不在理,但你也太小气了!萍水相逢就是缘,卖给他们吃点又有何妨?”
那汉道:“没事让人家疑心,我可没有这么下贱。”
这贩枣子年轻人笑着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人吃。一个大汉开了桶盖,见没有舀,便问客人借这椰瓢用一用。
众客人道:“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下酒。”
众人谢道:“你们太客气了。”
客人道:“何必言谢,都是过路商人,相逢便是缘,哪里在乎这百十个枣子上。”
众人谢了,先兜两瓢叫老都管、杨志吃一瓢,杨志那里肯吃。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众人狼吞虎咽,不一会儿那桶酒便吃完了。
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来不准备吃,但是天气确实炎热,口渴难熬,拿起来只吃了半瓢,枣子吃了几个。
那卖酒的汉子说道:“这桶酒被那卖枣客人吃了一瓢,少了你些酒,我今少收你们半贯钱罢。”
众人凑出钱来给他,那汉子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出野猪林去了。
此时,那十几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傍边,指着杨志一众人大笑道:“倒、倒、倒!”
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浑身软弱无力,瘫倒在地。
十几个贩枣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几辆独轮车,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将杨志押送的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一帮蠢材!”便离开了野猪林。
杨志心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押送生辰纲的人眼睁睁地看着那十几个人把这梁中书的孝顺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出。
“张头领,你果然好计策,杨志如此精细之人都被你戏弄于鼓掌之中,现在他们可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了。”扯掉头罩的李逵笑着说,原来他就是刚才假扮贩枣商人其中的莽汉。
“哈哈哈哈,这计策也是我和军师共同商议出来,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等会儿我们在树林外和时迁汇合,就立刻离开此地,回到梁山,否则恐怕夜长梦多。”张青也罢头套扯下,刚才捂了那么久,他炎热难耐,他就是刚才哪个贩枣商人的年轻头领。
“哪里是我的计策,这策略从头至尾都是大头领想出来的,我等只是配合一下。”
朱武拿出蒲扇开始扇起来,他说:“要说这杨志也是个细心人,只是我们那一套他哪里看得出来。”
“不错,”史进边推车边说:“刚才时迁挑酒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我们先吃了一桶,鲁达大哥揭起桶盖,又兜了另外一桶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叫他们放心。最后李逵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假装还要吃他一瓢酒,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时迁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计策我就是想上三天三夜恐怕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