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孟海公现在深切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之前曹州之战,看到‘背嵬军’的带领下,哪怕是刚刚组建的乡勇民兵队伍多少也是列成方阵,给曹州守将带来巨大的压力。
现在看到自己带出去的队伍,和前段时间看到的完全不能比啊!
哪怕是以背嵬军为核心构建的军团,几十个背嵬军士卒作为军官框架组建队伍,每个人至少带百人甚至更多,哪怕是背嵬军这种级别的精锐部队的士兵,却也不是每一个都有管理能力,做个伍长、什长带带身边的战友也就罢了,混到校尉那种级别,终归已经不是靠什么老兵的经验就能够达到效果的。
不过,就算是如此,那也只能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至少孟海公虽然不是很看的过眼,但是其实也还是可以看看的了。
再看看剩下来的那群没训练多久的散兵游勇,孟海公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
作为一个前世看了不知道多少古装战争片的人,看了很多次各国阅兵的人,对于这种完全可以称得上没有什么组织的散兵游勇实在是没什么看法了,难怪看说唐的时候动不动哪位反王揭竿而起就是十万大军,二十万大军的,完全是乌合之众啊。
甚至相对来说,女兵营也是差不多时间训练的,但是别的不说,光是行军过程中的表现上面就比散兵游勇要好很多。
当然,一方面是女性本身也算是比较好组织,另一方面也是数量还比较少的关系吧!
就算如此,孟海公也没有办法,保留背嵬军固然能够留有一张绝对的底牌,但是所有军队都要重新训练,在实践上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最大的程度上组建起一支勉强算是战斗力不错的军团。
对于这个最优比例方面的问题,孟海公自然是不会去质疑专业的统帅,有这样的数万队伍已经是反王里面比较厉害的了,毕竟不是谁都可能像瓦岗一样,连续吃下好几波隋朝正规军的。
就像王薄乃至是很多反王一样,揭竿起义,攻城拔寨很猛,遇到张须陀这种正规军就被吊打。
另一方面来说,就涉及到军事指挥方面的问题了,如果仅仅是一涌而上的渣渣级指挥,那不用多说,什么名将什么精锐都是废话,压根都不需要。
但是这个无疑是最低等的玩意,但凡是有点脑子,有点水平的都会在指挥上面搞点事情。
如果说,战略层次的分析,什么隆中对、合纵连横、榻上策、挟天子等等,更多的算是政治层次的能力表现。
至于战术上面的,三十六计之类的,就属于智力方面的更加侧重一点。
当然,不可否认其中有统兵的表现,但是要知道,如果强行分工的话,任何事情的执行过程都涉及到的统率的问题,但是正统意义上的统率总归是在带军方面。
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一个问题就是上令下达。
对于乌合之众而言,上官不认识自己部下,部下不认识自己长官,命令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