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各有烦恼(2 / 2)

挽明 富春山居 3244 字 2019-04-12

就在孙承宗站在原地默然不动时,他身边的家仆不由小声的向他问道:“老爷是不是不舒服,不如我们先回府休息,这武英殿就不去了吧?”

孙承宗被惊醒了过来,他摇了摇头说道:“不,还是照旧前行,先去武英殿,然后再回府。”

孙承宗知道,自己是难以劝说皇帝改变心意了,事实上他也不愿意去改变。毕竟这件事对于大明来说,还是好处多余坏处的。

但是他也不愿意去推动这件事,毕竟他现在时日无多,而皇帝却才30不到。如果崇祯和他祖父一样长寿,那么在经历了漫长的时日之后,他未必不会后悔年轻时的决定。那么到了那个时候,劝说皇帝制定限制皇权的官员,就会变成皇帝的眼中钉了。

所以,孙承宗决定把一切托付给时间,由崇祯自己去反思这一想法。如果到老也不变的话,自然是国家的幸事。如果他最终还是改变了想法,也不会有人会因此而受到牵连。不过他倒是清楚一件事,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总参谋部绝不可以再插手,否则必然会引起皇帝的恼不值,他们情愿把手中的大清元全部交给清廷,只要清廷给出能够让他们部族度过今年冬季的物资就行。

这些蒙古部族里,又以科尔沁部王公受害最为严重。科尔沁部和后金结盟之后,便一直未曾遭遇过战火,在黄台吉登基之后又得到了颇多的赏赐。再加上海兰珠从大明送回的一些畜牧良种,使得科尔沁部一时变得极为富裕。

不过因为这些科尔沁王公贵族和满人亲贵的联姻关系,使得股票这种新奇玩意让一些居住在沈阳的科尔沁王公贵族们跟风入了市。虽然科尔沁人是满人的姻亲,但是当遇到股灾时,满人亲贵们可没想起他们是自己的姻亲。

甚至于有人为了能够顺利跑路,还故意隐瞒了消息,好让科尔沁王公贵族们去接盘。于是乎,科尔沁部族蓄积二十余年的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大妃博尔济吉特氏,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姑侄两人的门前一时人满为患,都是那些受害的科尔沁王公贵族们上门来请求主持公道的。

正是看到了这些蒙古王公和中、下层满人的怨气,黄台吉才不得不改口,同意英俄尔岱稳定纸币的诸项政策。而多尔衮查封四海贸易公司,不仅没能获得黄台吉想要的大量物资,还引起了明朝方面的断然反击,直接暂停了双方之间的贸易往来,这更是推动了沈阳的物价上涨。

黄台吉这才不得不打开了宫内的库藏,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即便大清元已经跌到了过去面值的十五分之一,宫内库藏的物资也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下降。黄台吉和英俄尔岱商议后,决定实施限购政策,他还派出了自己的侍卫进行查访,想要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于是他很快就发现,在这个当口,居然还有满人不想着为国分忧,还在那里发国难财。以莽古济格格为代表的爱新觉罗成员,正凭借着自己的身份优先把手中的大清元换成各种物资。爱新觉罗家的人尚且如此,其他满人亲贵自然也就有样学样。

宫内放出的物资,倒是有三分之二落入了这些人手中,只有剩下的三分之一流入了市面。虽然黄台吉不明白,这些人手中如何攒下这么大一笔纸币的。但是他很明确一件事,如果不打断这些伸向平稳货币物资的手,就算把宫库放空,也填不满这些人的胃口。

而没有了宫库储藏的物资,他这个大汗说话还有人听吗?黄台吉把自己关在书房内思索了一晚之后,于第二日一早便招来了几名心腹侍卫,把几件事一一吩咐了下去。于是在孙承宗同皇帝交谈的这一天,莽古济格格的家奴冷僧机突然跑去了刑部,出首言莽古尔泰生前曾经同贝勒德格类与公主及索诺木结党,设誓谋不轨。

黄台吉听后顿时大怒,命令有司将冷僧机和甲喇额真屯布禄、巴克什爱巴礼下狱询问,仅仅一晚之后,刑部就获得了确实的口供。于是黄台吉立即命令多尔衮、济尔哈朗查抄莽古济格格府上,抓拿莽古济格格和额驸琐诺木杜凌。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