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宇航员使用航天器的登月舱作为太空中的救生艇。指令舱系统并没有损坏,但是为了节省电力在返回地球大气层之前都被关闭。
三位宇航员在太空中经历了缺少电力、正常温度以及饮用水的问题,但仍然成功返回了地球。
这一事件也使的这三名航天员成了载人航天史上的传奇。
当然了,如果这一次神舟九号能够顺利返回地球,所取得的轰动效应未必会比阿波罗13号小多少。
毕竟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不要太快。
特别是这一次,在得知神舟九号发生事故的时候,几乎全世界媒体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
法新社、路透社、共同社、美联社等全球知名的通讯社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称神舟九号飞船在升空后遭遇太空垃圾撞击,受损严重。文章分析了中国近几年载人航天工程的进展,并且表示,这次任务失败,恐怕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打击。
即使中国政府表示将全力营救神舟九号后,也几乎没人看好神舟九号飞船能够安全返航,英国的《泰晤士报》甚至恶毒地表示,中国已经为三位航天员准备好了墓碑。
只是他们在讨论这些话题的时候,谁都不会想到想到,在他们头顶数百千米的高空,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最为复杂的航天救援行动正在进行。
……
当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的距离达到一百千米的时候,两艘航天器正式启动了对接程序。
首先,天宫一号在地面测控的支持下,经过若干次姿态调整和细微的变轨机动,顺利地捕捉到了神舟九号的激光信号。
随后,天宫一号根据自身的微波和激光敏感器测得的与神舟九号的相对运动参数,开始逐渐向神舟九号靠近,双方的距离从一开始的一百千米,慢慢接近到五十千米,三十千米,十千米……
随着距离的靠近,两者的相对速度也在逐渐变小,从一开始的八百米每秒慢慢降低到五百米、三百米、一百米、五十米每秒。
特别是到最后一公里的时候,两者间的相对速度变成了二十米每秒。
根据钢镚的计算,这次对接的成功几率相当高。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陈新又换上舱外航天服,以拍摄留念的名义拿了台dv无比悠闲地从前面拽着神舟九号飞行的梦想号空天飞机内出来,然后在神舟九号头部(神舟九号尾部向前飞行)开始拍摄。
看着不远处的天宫一号缓缓靠近。
天宫一号则利用由摄像敏感器和接近敏感器组成的测量系统精确测量两个飞行器的距离、相对速度和姿态,同时启动小发动机进行机动,使之沿对接走廊向目标最后逼近。
在对接的最后一刻,天宫一号顺利关闭发动机,~,然后利用栓-锥或异体同构周边对接装置的抓手、缓冲器、传力机构和锁紧机构使两个飞行器在结构上实现硬连接,完成信息传输总线、电源线和流体管线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