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内阁,无疑是皇帝偷懒的神器,不可不用。
蒲文英问道:“未知除我三人外,首届内阁还有何人。”
方天定道:“还有陈瓘、陈师锡、苏迟、宗泽,共计七人,当事情争执难下,正好投票,以少数服从多数解决。”
少数服从多数,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然而大多数人同意,总不会差到哪里去。
胡安国道:“前三人皆有耳闻,宗泽是何人?”
方天定令人取来四人履历,给三人看。
陈瓘,现年六十四岁,字莹中,号了斋。
元丰二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
陈瓘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
誉满天下,人称其谏疏似陆贽,刚方似狄仁杰,明道似韩愈。
与陈师锡被称“二陈”,同斥蔡京、蔡卞、章敦、安敦等奸臣,虽为之忌恨,然其人品无不为之折服。
四十二年间,调任二十三次,经八省历十九州县,贬置通州期间明军打来,不愿出仕而回乡沙县,即李纲坚守的沙县。
陈师锡,字伯修,建阳人,宋神宗熙宁六年癸丑科佘中榜进士第三人。
这家伙性格和经历与陈瓘相似,久历州县,最终被削职为民,家乡为明军占领。
苏迟是个文二代,也是个没节操的。
苏轼是他大伯,苏辙是他老子,可知他家世之牛逼。
政和二年,官登封县丞,后迁为尚书右司员外郎。
在听说宿迁大败后,苏迟果断走人。
走也没往别处去,自来堂弟苏迨宜兴故居安住。
其意,大约也是学姜太公钓鱼。
方天定之所以用他,乃是苏轼苏辙的名望,做个牌坊,二是这人也有些能力,能将就着用,三是因为他没节操。
别看蒲文英一天到晚神神叨叨的,刘民生、胡安国一副老学究模样,但是活久见,这三人精明的很,不好伺候。
陈瓘、陈师锡这对兄弟就不说了,怼天怼地怼空气,喷遍天下无敌手。
宗泽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宗泽,婺州人,字汝霖,博学广识。
这家伙殿试时就开喷,吓坏了主考官,只得末科。
元祐八年,被派往大名府馆陶县任县尉兼摄县令职事,后先后任衢州龙游、莱州胶水、晋州赵城、莱州掖县等四县知县,政和五升任登州通判,宣和元年,年届六十的宗泽乞请告老还乡,获准。
纵观宗泽从政二十多年,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绩卓著,“所至称治”,百姓无不信赖和爱戴。
为了请动宗泽,方天定特意派出叶贵去,就怕对方不允许。
内阁都是能喷的,不弄来一个出气包,怕是皇帝宰相枢密使都要得脑溢血。
这个人,非苏迟莫属。
看了方天定的安排,刘民生叹道:“如此英才,赵宋不能用,我朝用之,何愁天下不定。”
胡安国道:“正因如此,我朝才如此兴盛啊。”
蒲文英问道:“陛下,我等任期几何,接任者何人?”
方天定道:“任期八年,接任者乃致仕太宰、少宰、六部尚书、枢密使、大理寺卿。
民间贤达、内外文武官员之优异者,亦可拜请。”
胡安国道:“陛下,内阁中无皇族,不妥,臣愿让位于方垕。”
方天定闻言,立刻陷入了沉思。
宰相在,内阁不能一手遮天,增加皇族成员确有必要。
只是让胡安国退出,方天定不太舍得。
刘民生道:“犬子为宰相,主张国事,我若再入内阁,恐为后世之不好典范,当退出。”
方天定没有矫情,同意下来。
内外勾连,本为皇权之大患,刘民生此举,也是为了让刘韐与方天定善始善终。
于是,方垕递补进入内阁。
虽然人选确定,然而就位还要点时间,各项制度、权柄、待遇、办公地点、服装、信物等也要准备。
而且,此事通过,须得宰相同意。
不过几位战斗力爆表的存在,不怕刘韐不同意,只看分权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