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边形的综合控制大楼内,李乾和将军们以及大量的机器人都在忙碌,对一颗红巨星进行收取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到达这个轨道位置开始到现在已经2个小时了,现在依然还收取红巨星的前期准备阶段。
陨星释放了大约个飞碟对红巨星进行各种数据的收集,这些数据为后面的收取提供各种参数。
有意思的是李乾这才发现这些名义上和侦察无人机功能相近的飞碟实际上却是可以可以进行攻击的武装飞碟,有着十分不俗的攻击力,算是陨星自身的重要防御手段。
陨星本身虽是超级武器,可它的威力只是体现在高能伽马射线的释放上,对于大型目标有着极强的攻击能力,可是如果面对战舰和机群的攻击并没有什么太多的防御手段,通过高能伽马射线的扫射是陨星唯一的输出手段。
李乾一直考虑需要给陨星配上防御部队增强其近防能力,不过从晶石板的出现就会发现陨星在设计上就没有考虑到在地表层驻防部队,动不动就是山崩地裂的操作很难让部队在陨星的地面进行驻扎,或许今后摸清楚陨星的所有功能后找到那么几处不会受到陨星自身活动波及的区域再考虑常驻部队的安排。
现在最靠谱的或许就是安排舰队随行护航,就像是古时候人类军事历史的航母编队一样,让舰队来护卫陨星的安全。
不过想要实现这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截止到目前为止伊甸帝国的远征行动还没有带回任何的收益,单凭李乾个人财力的支撑只能勉强维持现有舰队的消耗,再造新的舰队李乾也是有心无力。
当然了,这里指的是经济上的收益,如果将陨星算进去,那么伊甸帝国简直是赚大发了好么。
这就像一个人因缘巧合获得了一艘巨大的轮船,你说一艘轮船值多少钱?就算是报废的轮船当废品卖掉对于普通人家而言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吧?可是前提是你得卖掉,如果不卖,这玩意再值钱也就是只是值钱,不能当钱用。
对于红巨星的勘测工作整整持续了4个小时,到最后一架飞碟返回陨星后整个勘测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式结束。
陨星的表面又是一阵地动山摇数不清的装置从地层下方伸出遥指向现在占据了半边天空的红巨星。
这里可以看到这些刚刚伸出的装置是在黑色晶板的外围,其占据的面积相当于100个黑色晶板的总面积,基本上陨星的朝着红巨星的这一面完全被这些装置所占据。
随着李乾按下主控制屏幕上的确认键,一种无形的能量从这些装置中被释放出去作用于远处的红巨星。
这又是一种人类未知的能量,在陨星内部控制室的面板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能量正在作用于红巨星,刚才由飞碟测绘生成的红巨星体积参数正在迅速变小,尽管这个减少的速度是非常的可观,可是在庞大的基数面前这个速度还是显得很渺小。
不管怎么说,红巨星已经在事实上开始被压缩,这点来自旗舰上精密扫描设备也进行了确认。
可是整个伊甸帝国的舰队都没有检测到陨星发出的能量波动,这不是说能量波动不存在,而是这种能量并非是人类已知的能量不在监测范围内自然也就不存在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