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傅,皇家陆军在与倭寇战斗的过程中,不但伤亡惨重,而且自始至终都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
你可知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吗?”马超神色严肃,皱着眉头问道。
赵大龙见马超考问自己,嘴角却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得意之色,自信满满的回答道:
“皇上,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参谋部早就送来了详尽的战场分析报告,臣也与参谋人员一同深入探讨过。”
“嗯!那还请赵师傅不吝赐教。”
马超一边说着,一边迈步向司令部内走去,脸上露出了一副轻松的笑容,满是对赵大龙的信任与期待。
“初期时,皇家陆军的统兵将领们,对他们与倭寇之间的武器差距缺乏认知,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袁崇焕依然在沿用,传统的火枪分段射击队列,缺乏军事统帅最基本的战场洞察能力。
老旧的战术运用,在面对倭寇犀利的先进武器时,就如同以卵击石,所以才会遭受倭寇的毁灭性打击。
中期时,皇家陆军的将领们,终于意识到了倭寇武器的犀利,开始利用坑道和掩体进行防御,想与倭寇军队展开阵地争夺战。
可是在战术运用上,他们却依旧采用密集的火枪齐射方式应敌,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调整,反而被倭寇用火炮和手榴弹重创,在战斗中的士兵伤亡居高不下。
后期时,随着人民军参谋人员的介入,情况才开始有了转机。
皇家陆军根据战场需要修筑土木工事,学会了分层次火力网设计,凭借着巧妙的布局和战术协同,终于迫使倭寇在付出巨大伤亡后,不得不加大了弹药的投入量。
皇家陆军在稳定战局后,运用人民军制定出的战略战术,不但成功避开了倭寇的远程打击,还充分发挥出了自身武器的优势,逐渐扭转了不利的局面。”
赵大龙条理清晰,侃侃而谈,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十分详尽,对淞沪战场局势的分析入木三分。
此时两人已走入司令部作战室中,马超来到一幅山东地图旁,见上边密密麻麻的标注着各种标记。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地图,继续问道:
“赵师傅果然有心,对皇家陆军的失败经历了如指掌,分析得也十分透彻。
不知你将会运用什么策略,来应对清军?”
赵大龙微微侧身,示意身旁的警卫员,为马超等人斟茶倒水,然后才回答道:
“乞活军与建奴军队相比较,劣势明显,不但武器装备落后,就连战斗力也相差甚远。
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处境,就如同当初皇家陆军遭遇到倭寇军队时一样,指挥战术上稍有差池,就极有可能遭受到建奴军队的毁灭性打击。
所以臣会吸取皇家陆军的失败教训,竭尽全力压制住建奴军队的优势,充分发挥出乞活军的战斗优势。
例如,可以利用险关隘口、河流沼泽、丛林山地等复杂地形,让建奴军队的骑兵难以快速机动;
借助水火助攻,以及土木工程构建防线,打乱他们的进攻节奏,将建奴军队的骑兵、重甲、强弓、火器等优势一一遏制住。
将乞活军人数多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努力创造战机,在特定的局部战场上,集结绝对优势兵力,精准打击建奴的某个薄弱环节,逐步瓦解他们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