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不得人心汝南袁,曹征东撒征辟令(2 / 2)

如此一来的话,趁乱夺取的北海、东莱,包括是要固守的济南国,那今后占据绝对优势的就是曹氏了。

毕竟这些地方,全都是曹军率部打下来的。

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困守临淄一带的袁刘大军,并不知晓城外所聚大军,到底是什么情况。

可面对越聚越多的兵马,这对袁谭他们绝对是不小的打击,关键是能叫麾下士气被打击下来。

还有,响应讨袁的诸族,从参与进来的那刹,他们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只能一条路走到底了。

而在后续的征伐之中,曹军如果能展现出强势的一面,那对于这些没有退路的诸族来说,就会起到不小的震慑。

也是想到这里,夏侯惇还想到一件事,那就是没有响应讨袁的诸族,一旦曹军拿下了青州,那在今后,如果他们敢有任何的异动,或者是不配合的举止,坐镇在青州的人,就能以此来拿捏他们了。

夏侯惇是越想越心惊。

眼前这个谦逊的侄子,居然把他也给算计进来了。

想到这些的夏侯惇,看向曹昂的眼神变了。

“叔父,眼下有一件事,还需您来办。”迎着夏侯惇的注视,曹昂抬手一礼道:“这件事除了您,在这青州地界,乃至是侄儿,都没有合适的了。”

“子修是想叫某见见那些人?”

夏侯惇表情复杂道。

“正是。”

曹昂露出笑意道:“如果有可能的话,侄儿希望叔父能够拿出威势来,以此来震慑住这帮心有算计的群体。”

“好。”

夏侯惇轻叹一声道。

他知道,这是曹昂在给他聚威呢。

如果夏侯惇猜的没错,接下来还会有别的事情发生。

事实上如夏侯惇想的一样,在接下来的十余日内,自泰山、东莱、济南各地,甚至是齐国治下,有大大小小的队伍朝临淄一带汇聚。

这零零散散的加起来,有百余支之多。

不过这百余支队伍有大有小。

规模最小的,不过区区百余众,而最多的,也不过数百众部曲,这合在一起的队伍规模,拢共不过两万余众。

但即便是这样啊,对于扼守临淄一带的袁刘守军来讲,依旧是不小的冲击,毕竟人心都聚到曹昂这边了。

而在此等态势下,夏侯惇以冷漠的态度,接待这些青州各地士族、豪强代表,这也使得一些算计与试探,只能在私底下进行,却是不敢抬到表面上来。

相较于连营内的热闹与喧嚣,中军帅帐一带却很安静。

帅帐之内。

“眼下筛查的怎样了?”

曹昂坐在帅椅上,看着帐内的严象等人,表情严肃道:“如此多愿意响应讨袁的义部,大大小小的皆有,可军纪太过于散漫了。”

“接下来我军就要对临淄展开攻势了,即便他们不能参与到攻城之中,但最起码军阵要整齐些才行。”

“回公子,都已经筛选出来了。”

在一些注视下,严象拿出一份名单,走上前对曹昂说道:“这是我等在这些时日筛选了,他们在这些讨袁义部之中,规模算是比较大的,且他们在青州各地的名望都不低。”

在严象讲这些时,典满走上前接过那份名单,随即便转身朝曹昂走去。

“如果以征东将军府的名义,对他们进行征辟,象以为他们会欣然接受的。”在曹昂看这份名单时,严象继续说道。

“而且据象探查到的情况,名单上的这些人,对袁谭是有厌恶,甚至是憎恨的,袁谭此前轻信奸佞,这使得那帮奸佞,背着袁谭干了不少天怒人怨之举。”

“既然是这样,那就按先前所定来办。”

曹昂听到这里,抬头看向严象道:“接下来要辛苦你们了,既要竖立起他们的威望,还要叫其他诸族听命形势。”

“这征辟令,某已经命人写好了。”

“至于说,名单上的这些人,该以何职征辟,诸君商榷着来,总而言之昂就一个要求,要叫这些义部尽快整合起来。”

“到时这部分义军,就悉数归叔父节制,这件事做好后,我军就该设法攻破那临淄城,叫袁谭他们如丧家之犬般朝西逃窜了。”

“喏!!”

严象一行当即作揖道。

不过在他们的心底却生出唏嘘,自家公子对他们是真信任啊,连征辟这些人的职务,都叫他们商榷着来。

但也恰恰是这样,使得严象他们感受到不小的压力,毕竟这件事要做不好的话,就影响到后续的攻势了。

这可是他们不愿看到的。

毕竟他们随军来青州的时日不短了,如果能够尽快结束青州之战,那他们也能因此得到不小的功绩。

“眼下,北海、东莱两地怎样了?”

在严象他们离开后,曹昂看向典满说道。

“据今下掌控的情况,臧霸所领大军,已悉数将北海、东莱两地夺取了。”

典满低首禀道:“并且按着公子的军令,除了吴敦、孙观二人外,臧霸领着余下将校,携带俘虏的袁军,还有治下收编的黄巾青壮,正在赶赴临淄的途中。”

“好!!”

听到此言,曹昂抚掌大笑起来,“如此一来的话,我军合围临淄一带的攻势,就算是促成了。”

“某倒是要好好瞧瞧,这袁谭他们面对如此攻势,到底该如何应对吧,哈哈!!”

在曹昂看来他这一系列安排与部署,固然会使青州不少地方乱子不断,但是为了今后的长治久安,这狠决定他必须要下,不然的话,有些事情,有些人不能解决掉的话,那今后青州地界上,只怕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

与其那样的话,倒不如现在乱一点,等到把袁刘给彻底解决了,哪怕是重创驱逐出青州,剩下的安稳、治理等一系列事宜,交给夏侯惇他们来解决。

曹昂相信他这位叔父肯定是能解决好的,毕竟夏侯惇的能力在那里摆着呢,不然曹操也不会如此信赖夏侯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