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最近是感觉非常之忙,新任礼部尚书赵贞吉上任之后,奏疏就没有停过,除了太子大婚,朱载坖的万年吉壌也要开始筹备了。
朱载坖本人对此事很不爽,但是他也很清楚,这是大明祖制,朱载坖命令钦天监、礼部、工部择定陵寝,准备动工。
除此之外,吐鲁番也向大明遣使,大明派兵收复哈密,对于他们来说是沉重的打击,他们原本就在叶尔羌汗国的打击下极为困顿,现在大明收复哈密,使得他们地盘更加小了,他们这些遣使大明,是希望大明能够支持他们对抗叶尔羌。
但是据马芳了解到的情况,现在叶尔羌汗国势力相对较大,而吐鲁番陷入内乱以至衰落,马芳对于吐鲁番是不看好的。大明对于西域已经是非常陌生了,在这种情况下,朱载坖接受了吐鲁番使者呈递的奏疏,但是对于支持吐鲁番对抗叶尔羌汗国,朱载坖并没有立即就下定决心,而是命令朝廷和边疆的大员们讨论此事。
不过在大明君臣们看来,叶尔羌和吐鲁番本就是一家,没有什么区别。叶尔羌通过吐鲁番以朝贡的方式,同大明保持着朝贡关系,大明对于这些西域的小国不甚了解,朱载坖于是命令吐鲁番使臣上疏详细陈述现在的情况。
吐鲁番和叶尔羌本来都是东察合台汗国的余部,在原东察合台汗国境内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即占据喀什噶尔、阿克苏、和田等南疆大部分地区的叶尔羌汗国,以及占据吐鲁番、哈密的满速儿汗政权。
嘉靖二十二年,满速儿汗死,子沙汗继位。 后来,沙汗死于一次与瓦剌的战斗中。叶尔羌汗国的第三代汗阿不都克里木就开始趁吐鲁番衰落,蚕食吐鲁番的地盘,吐鲁番本就不是叶尔羌汗国的对手,现在大明又将哈密夺走了,他们现在请求大明支持吐鲁番,他们愿意为大明藩篱。
朱载坖得知此事过后,还是召集中重臣们予以讨论,主要问题就是是否应该支持吐鲁番,以左都御史葛守礼、礼部尚书赵贞吉、户部尚书刘体乾为首的一派主张放任自流,他们认为吐鲁番本就不是什么善类,现在叶尔羌和吐鲁番互相攻伐,对于大明来说,何必置身于他们之间的斗争,任其内斗即可。
吏部尚书杨博、兵部尚书霍冀、刑部尚书赵文华、工部尚书朱衡等人认为,应该支持吐鲁番,因为现在的吐鲁番已经无法对大明构成威胁了,对大明构成威胁的是叶尔羌了,一旦吐鲁番为叶尔羌所吞并,哈密就会直接面对叶尔羌,到时候大明还是要面对是否用兵的选择,不可能轻易将好不容易夺回来的哈密给放弃掉。
他们认为应当支持吐鲁番和叶尔羌汗国的对抗,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样是最稳妥的办法。因为叶尔羌汗国现在兵锋正锐,大明需要将吃下来的土地消化掉,所以不便在西域大规模用兵,最好的办法就是扶持吐鲁番对抗叶尔羌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