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苦一苦河北百姓吧(第一更)(1 / 2)

第625章 苦一苦河北百姓吧(第一更)

走出西偏殿,李承乾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平静的走到大殿之前,张大象紧紧跟在身后。

裴炎,李义府和许敬宗三人,站在稍后一点的位置。

他们三个,如今虽然也算是皇帝亲信,但相比于十几年前就是皇帝东宫太子舍人的张大象,他们在皇帝心中的位置,还要差上许多。

尤其张大象的父亲张公瑾是先帝在秦王府时的老臣,直接冲杀玄武门的九名功臣之一。

实实在在的勋贵集团新一代的领袖。

站在殿前,看着眼前冬日中的洛阳城,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柳奭这一次在陈州做的很不错,朕原本以为他怎么也会稍微做点手脚,毕竟解县就在黄河对岸,河东柳氏太容易做手段了,没想到他竟然什么都没做。”

“柳侍郎毕竟是修仪的亲舅舅,加上他毕竟是贞观时的老臣,很多规矩都还是懂得的。”稍微停顿,张大象说道:“其实臣更觉得是柳侍郎察觉到了陛下的宏图伟业,这一次提拔又有恩典,自然尽心竭力。”

“希望如爱卿所言。”李承乾轻轻笑笑,然后转身看向张大象,神色温和起来:“如今郑州诸事不忙,卿就在洛阳多歇一歇,明年开春才是真正忙碌的时候。”

“是!”张大象拱手,然后说道:“今年虽然大战,但好在江南和齐鲁的赋税全部走海路运往辽东,不必经运河北上,避免了冬日运河结冰之事,臣也算是省了大力。”

“是啊!”李承乾点头,感慨的说道:“江东的粮草转运历来是最麻烦的,沿运河北上,到洛阳,还要过三门峡到长安,十月起运,到了长安就第二年四月了。”

“是!”张大象敬佩的拱手。

虽然都知道海运省力,但真的能做出海运的决定,这个决心也不是一般人能下的。

尤其是还将整个江东的粮草,毫无保留的送往辽东,丝毫不送往洛阳留备,这样魄力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所以朕才必须要东巡洛阳啊!”李承乾不由得轻叹一声,其实管理天下,在长安也行,不过是派人在洛阳和长安之间多跑几趟而已。

但是,粮食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朕东巡洛阳,朝廷官员,数万大军,还有小半的权贵都来了洛阳。”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如此,关中的粮食不仅能够供给长安所用,还能有一部分转运军前,这才是最重要的。”

“是!”张大象点头,说道:“还有蜀中和岭南的粮食,足够保证便是有什么意外,也能应对了。”

巴蜀的粮食,在往年是直接送往长安的,路途艰难不说,沿路的耗损也非常严重。

如今从巴蜀沿长江运往荆州,然后从南阳转运北上,方便不说,沿途的耗损也少了许多。

终于岭南,岭南的粮食最后运往洛阳的。

现在岭南道粮食是一年两熟,这样在关键时刻,可以沿海运直接送到辽东,也可以在方便的时候,从运河送往洛阳,降低洛阳,一切就看皇帝怎么安排。

“不说这样了。”李承乾迈步走出了文思殿,抬头,天色逐渐的黑了下来。

李承乾转身道:“今日便如此吧,该回去歇息的回去歇息,不过还是那句话,这里的秘密要严守。”

从东西两侧偏殿当中,走出三十几名各部司的官员,他们对着李承乾拱手,然后一一从他的身侧走出。

李承乾平静的看着他们每个人,这些都是他从中枢和地方挑选出的佼佼者。

里面甚至有娄师德和刘祎之在。

可惜张柬之去了辽东。

……

“吱呀”一声,文思殿被关闭,李承乾转身而走。

张大象平静的跟在左侧。

裴炎,李义府和许敬宗三人跟在右侧,稍后一些的地方。

如今虽然许敬宗已经是黄门侍郎,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在气度不如张大象。

“今年的事情大体如此了,但明年开春之后的春种,也是一大麻烦。”走出文成门,李承乾神色逐渐的又凝重下来,看向张大象道:“爱卿明年要多辛苦一些了,多盯着河北和齐鲁,朕亲自盯着河洛。”

“是!”张大象认真拱手,想了想,他开口道:“关中和巴蜀,还有陇右诸事,有司空统辖,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荆州和河洛已经入洛阳仓,江东的粮赋直接起运辽东,春种的时候,他们应该就回去了,真正麻烦的是河北。”

军前的军粮,每年秋收会集中性的送一批,主要以齐鲁和江东的粮草为主。

至于其他方面的粮草,会存在万年仓和洛阳仓,还有定州仓,每个月分时段运送过去。

另外,还有军械,当然,军械押送也不是一般民夫能负责的。

其他地方都好说,但不管是万年仓,还是洛阳仓,甚至定州仓的粮食,都要通过河北才能运到辽东。

这就导致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大量的粮草,会从河北送往辽东,需要抽调大量的民夫。

“尤其是明年春种的时候,河北的负担依旧已经会很重,甚至可能会耽误春种。”张大象认真的看向李承乾,拱手道:“陛下,臣看是不是在春种的时候,暂停几天军粮运输,以方便春种,之后再抢运完成。”

李承乾看了张大象一眼,问道:“你是觉得,春种之后,天气会更暖和,所以才想着春种之后抢运”

“是!”张大象拱手,说道:“这样春种不耽误,军粮运送也不耽误。”

李承乾看着张大象,问道:“那你有没有想过意外,突然有风雨,突然有人就消失不见了,怎么办”

张大象脸色微微一紧,随即他拱手道:“臣想过,无非之后再加紧便是了。”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你要明白,现在的粮草运输体制已经形成,甚至已经到了习惯的地步,这个习惯一旦打破,想要重新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所耽误的军粮怎么办,而且春种之后的粮运,本身就是应该加紧的,因为前线要开战了。”

“臣……”张大象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

“粮草运输,春种之后,本身就应该加紧,所以要想留出春种的时间,只能提前将这些天,还有之后需要恢复习惯所需要的时间提前赶出来。”李承乾平静的向前,同时说道:“你自己去协调,洛阳仓,万年仓的粮食要提前运到河北,然后加紧运送辽东,这样就可以开始春种了。”

粮草想要提前运送到位,首先需要洛阳和长安的粮草运到河北。

这里面牵涉的远不是一个方面的事情。

只能让河北的百姓多劳累些。

“是!”张大象肃然拱手,他知道,这不是个轻松的活,甚至很可能他自己连这个年都过不好。

……

稍微赶紧两步,张大象随着李承乾走出春晖门。

看着前方修建到一半就停了的乾元殿,张大象忍不住说道:“陛下,河北如今有些赋税,关系并不是很大,是不是可以先取消一两样,安定一下人心,不然百姓劳累,时间长了,容易出事。”

李承乾脚步停下,目光越过张大象,看向他身后的裴炎,李义府和许敬宗三个人。

三人同时会意的退后几步。

四周一下子空旷了下来。

李承乾重新看向张大象,说道:“若是在平常时候,你这样的请求,朕会酌情考量,但现在是战时,整个朝中每一份粮草,每一枚开元通宝,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这边短了一个,很可能就是连锁反应,你是户部侍郎,你最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是。”

“是!”张大象点头,说道:“臣想着,是不是在什么地方紧一些”

李承乾轻叹一声,然后转身往前走,同时说道:“当年父皇东征高句丽时,朕负责后勤,你也是在一边看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