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后续影响(1 / 2)

看完自己的分数后苏暖暖就没再关注这件事,不过有些热闹热到一定程度想不知道都不行,更何况这事热到上报纸。

分数出来第二天学校布告栏就出了通知,开除了几位学生,看来学校想捞的漏网之鱼还真捞出来了。

在之前严查下还能钻着漏洞冒名顶替的逮出一个,之所以没被逮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明码标价买下的通知书,一大家子帮着作证就是“本人”,至于真正的本人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还逮着三个找人去代考的,依旧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找人去代替自己考试还考上了京大,一时之间都不知道到底谁更厉害。

这时候的准考证已经是有照片的了,这可不是随随便便找个学习好的人就能去替考的。

“宁愿大费周章去找个学习好又和自己长得像的人去考试,都不肯花点心思自己去考考,这捷径走的也是曲折。”

“一个高考就钓出这么多有钱人,最近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都快被用烂了。”

这件事在学校里被议论了几天,不过看完热闹大家很快又重回忙碌的学业中,没有那么多的闲心管别人的事。

校内里这件事的热度平息了,可校外却因为这么一个由头拔出萝卜带出泥逮了一堆人,新一届高考开始前,全国因为上一届高考的事情又轰轰烈烈地动了起来。

京大的“捞鱼”考试结束了,可因为京大捞到的鱼,其他的大学也开始捞鱼,而由于京大捞到的那几条鱼,他们户籍所在的省份,城市,乡镇也跟着捞出更多鱼,收受贿赂,徇私舞弊,以权谋私,贩卖人口……

各所大学的领导层被烦得肝火大动,各地的公安或监察部门被从天而降的业绩砸得kpi超额完成。

被贩卖的人正是那个录取通知书被家人明码标价卖掉的本人,她不知道自己考上了大学,反而被家人以没考上大学该嫁人了的理由,以500元的高价卖到了山旮旯里一个50岁老光棍那。

前卖通知书,后卖女儿,两边收钱,赚得盆满钵满,被相关部门找上门时正准备拿着那热腾腾的钞票起新房,给儿子娶媳妇儿,而那个被家人榨干了价值的女孩却被丢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山沟沟里,想进趟城都要翻山越岭走上两天。

不过她的家人倒是不承认是卖,那叫婚丧嫁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至于代考那几个,有真找着长得像又学习好的,但更多的还是花钱买通了监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让人进去了,于是收受贿赂成员加一。

结果抓完代考的还没完,仔细一查又发现监考老师里还有帮着作弊的业务,听说被查到时这第二次高考的新业务的定金都收好了。

而且因为77年的高考时间定得匆忙,所以那一届的考卷是实行分省单独命题,这又给了那些喜欢走小道的人整出一条路子,又又又查出透题舞弊的问题。

报纸、广播上因为这些事热闹上了好一阵子。

不过外界的纷纷扰扰对还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影响终究有限,他们需要面对的更艰巨的困难是学业,是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