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有力气就行(1 / 2)

“什么?”老张大吃一惊:“这好地一贯银子一亩?”

水力充足,肥力也不错,平常年份三贯银子也买不到,土地是百姓的根子,谁要是没有一个三长两短缺钱用,谁会把命根子卖掉?

“而且自家开出来的地,三年不用交税,三年后也只交三十一。”老黄叹气,道:“可惜老头没这个福气,只能均出三石,老头打算在青泥河附近买三贯好地,让阿大去分支,也算是给咱黄家光宗高祖了。”

“你老张,家里也总不能靠着那几亩地吧?”老黄苦心说道:“你三个娃娃,阿大也该成亲了,干脆买几亩地,把他轰出去,也算是一个福。”

“这个,这个……”老张迟迟下不了决心。

老于谨慎问陈大举:“这位爷,黄老说的可有其事?”

陈大举点头,道:“怎么不是呢?官府这两天正要贴通告呢,只是山村远,还没到而已。”

“大人,我买三石。”老于咬咬牙,大声道。

陈大举笑了笑:“行,不过还要等两天,等告示出来后。”

均州,明里暗里涌出了一阵波涛。

均州城内,一间普通的民宅内。

“刘掌柜,你倒说句话啊。”一个胖墩墩的中年人,不住的擦着脸上的汗滴,这中年人姓黄,叫黄浦,是均州的粮商之一,当年均州大难,他跑得快,不久前看到均州又繁荣起来,甚至有更加繁荣的迹象,他又偷偷回来。

“对啊,刘掌柜,兄弟只要刘掌柜一句话。”说话之人长得高高瘦瘦,脸上没几分肉,叫朱民,也是均州三大粮商之一。

当时袁元大肆收购粮食,他害怕战火遭殃,也跑得远远的。

刘掌柜,叫刘志。是均州最大的粮商,刘志一直留在均州,就算是均州大难时,也只是跟着去城外避难。

刘志慢吞吞说道:“去年襄樊之战结束后,这粮价其实一直在涨,两贯钱一石虽然高了一点,但刘某认为,最快到年底,粮价就会涨到这个加钱。”

“为什么?”黄浦更加不明白:“这战火熄了,粮价应该往下掉才对啊?怎么反而就升了呢?”

“刘某问一句,去年年初,均州可有朝廷士卒不?”刘志问道。

黄浦摇头,道:“均州去年中,才有了三千义勇,现在都已六千人了。听说张大人还在招兵买马,估计要到一万人。”

“一万人,那得需要多少粮食?”刘志低声说道:“刘某也曾与鞑子打过交道,鞑子不事生产这事众人皆知,如今北方大旱,今年的歉收已成定局,刘某若没猜错,今年年底,还会有一场大战。”

“这战火一起,粮价能掉吗?”

“战火起,粮价确实不能掉。”朱民眼睛发亮:“再说,均州、房州与京城、扬州两淮隔绝,就算其他地方粮价掉了,均州影响也不会很大。”

“其实你们都猜错了。”门外突然响起一个爽朗的笑声,只听到咯吱一声,房门被强力推开,只见一个高壮的后生走在前面,后面跟在一个笑意盈盈的后生和一个黑着脸仿佛别人欠他几百两银子的年纪略大的后生。